-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8卷 第 1期 Vol. 8 No. 1
( )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 0 1 0 年 2 月 February 20 10
浅析阮曲 《游泰山 》的艺术风格
孔文婷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 ] 建国后 ,阮作品大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如表现内容 、演奏技法 、
风格等方面 。著名阮作曲家 、演奏家 、教育家林吉良先生创作的 《游泰山 》, 以其鲜明的山东民
族风格 、传统的演奏技法 、极富特色的音乐 ,尤其是音乐的旋律细腻委婉 ,给人以耳 目一新之
感 。
[关键词 ] 林吉良; 阮;传统音乐 ;作品风格
[中图分类号 ]J64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672 3805 (20 10) 0 1009603
中阮独奏曲 《游泰山 》,描写人与 自然对话的 久不能平静 ,之后林吉良先生结合 自己的内心情
作品。1982 年秋 ,林吉良先生游历了五岳之首的 感加之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 ,创作了这首中阮
泰山 ,被泰山的壮观和美丽的风光所吸引 ,心情久 独奏曲 《游泰山 》。
谱例 1:
在音乐创作方面 ,为使乐曲既有地方风格又 的地方风格特色更加浓厚了。
具有古雅韵味色彩 ,作者选择了以山东地区戏曲 在写作上 ,作品以主题音调贯穿发展 ,并带有
音乐中的某些特点作为创作动机 :一是山东地区 变奏性质 ,分段标 目式的自由多段体的结构 。乐
( )
的吕剧曲调 见谱例 1 。其中引用了三个音 ,及 曲的开头和结尾处都运用了散板这一自由节奏的
三个音在音乐进行中的音程关系 : 四度关系 、八 形式 ,来表现特殊的空间的节奏韵味 , 即:它的每
度关系 。此曲音乐主题就围绕着三个主音发展下 一个音的长度在定量与限设方面 ,都是由演奏者
去 。二是从中国古代文人佩带玉器的一种习惯中 的理解和感受来决定的。在演奏上存在着极大的
得到启示 。中国古人一般佩带两块玉 ,挂在腰间 即兴因素 ,这就要求演奏者划破机械时空的生命
走在山路上丁当作响 ,奇妙的是两块玉相碰能发 节奏气韵 ,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 ,在中阮上表现柔
出四度或五度音响 ,非常悦耳 。因此 ,作者将这两 性的、特殊的节奏韵味 。这首乐曲通过对旋律进
点巧妙地结合 ,两者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并结合 行不同的变奏 、发展及其在速度 、音色等方面的发
中国地方戏曲音乐的那种绝妙的韵味 ,入微的情 展变化 ,来表现中间四个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色
趣 ,虚实结合和抑扬顿挫的艺术表现手法 ,使乐曲 的独立段落 ,使整个乐曲具有古朴 、典雅的古典风
[收稿 日期 ] 2009 - 08 - 10
( )
[作者简介 ] 孔文婷 1983 - ,女 ,黑龙江人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阮演奏技巧
第 1期 孔文婷 :浅析阮曲 《游泰山 》的艺术风格 ·97 ·
格 。全曲由四个乐段组成 ,前有引子 ,后有尾声 。 第一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静与美好——理查德·斯特劳斯艺术歌曲《明天》钢琴伴奏部分解析.pdf
-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分析.pdf
- 贝多芬与舒伯特同词艺术歌曲《欢乐和痛苦》比较.pdf
- 变奏曲的艺术(二)——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及其演奏乐器.pdf
- 标题音乐与艺术形象的完美结合——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欣赏探析.pdf
- 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分析.pdf
-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十一月——在马车上》艺术特色分析.pdf
-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钢琴套曲十一月《雪橇》艺术欣赏与教学.pdf
-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本真于热情之外——丁善德《新疆舞曲第二号》的艺术分析.pdf
- 从《帆》与《海燕之歌》看诗歌艺术的相通性和承继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