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说“木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模拟题的题型和题量与真题相似,多做模拟题,可以培养考生对题目的熟悉度,从而熟能生巧,在考试中能够快速解题。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与(yǔ)???尽量(jǐn)???强词夺理(qiáng)??所向披靡(mǐ)
B.炽热(zhì)??瞭望(liào)??螳臂当车(dāng)???汗流浃背(jiá)
C.模样(mó)???溘然(kè)????间不容发(jiàn)???琅琅上口(láng)
D.应许(yīng) 号召(zhào)??妙语解颐(yí)?????咎由自取(ji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B.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潜在的更为普遍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C.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D.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的鲜明形象。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
②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③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④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⑤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A.②①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③⑤②①④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____。
(2)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_______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_________不同起来。
A.传诵 启示 精练 显著
B.传诵 启发 洗练 显然
C.传颂 启示 洗练 显然
D.传颂 启发 精练 显著
二、填空题
6.文学常识。
本文(《说“木叶”》)属于 (体裁)。本文主要对“ ”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了极为细致的辨析,告诉我们如何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欣赏诗歌要抓住 ,注重理解它带有的 。
7.选词填空。
(1)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 ,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传诵·传颂)
(2)从他们 当兵的那一天起,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军人是一个冒险的职业。(选择·抉择)
(3)随着FMG等其他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生厂商的新项目投产,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发运港有望 铁矿石发运量,以及时弥补铁矿石供应。(增加·增进)
(4)微信朋友圈里 着这样一则“审车新政”:“从2019年1月1日起,当月该年检车辆必须在当月年检或者提前两个月审验。”(流传·留传)
(5)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分子生物学正是要在分子结构的水平上探索生命的 。(奥妙·奥秘·奥义)
(6)基建投资的增速变化,则明显呈现房地产投资增速逆向波动的 。(特征·特点)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