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师版) .docVIP

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师版)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目标导航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2.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过程 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3)表现 ①农业机械现代化 原因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各国特点 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影响 a.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b.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②杂交育种技术进步 成就 美国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 意义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2.畜牧业现代化 (1)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 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2)生产规模大型化:大型养鸡场可饲养1 000万到2 000万只肉鸡,或100万只蛋鸡;大型养猪场可饲养1万到10万头猪。 3.渔业现代化 (1)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3)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微点拨】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是持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工业装备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产业,是把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把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把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的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综合性产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知识拓展】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科技和资本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即学即练1】 1.下图农业设备变迁说明( ) A.农具的牵引动力革新 B.耕作方式逐步集体化 C.设施农业获得了大发展 D.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答案】A 【详解】 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传统农业中以人力或畜力牵引的曲辕犁,到需要机械牵引的铧式犁,图中农业设备的变迁说明农具的牵引动力出现了革新,A项正确;铧式犁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不是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能说明农业耕作方式朝集体化方向发展,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出现了利用工程手段发展的设施农业,C项错误;仅有农具的改进,不能说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D项错误。 【即学即练2】 2.1820年,生活在伦敦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写道:“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我们吃的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这一记录旨在说明 A.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B.消除饥饿是各国重要职责 C.工业革命必然会造成食品污染 D.农业现代化丰富食物供应 【答案】A 【详解】 材料“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体现的是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排除。故选A。 知识点02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时间 表现 原始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古代社会 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以来 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 (1)冷冻食品加工的发展: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