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第17课 短文两篇(学生版).docxVIP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第17课 短文两篇(学生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 短文两篇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和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类比和衬托的写法,理解作者的高洁志趣。 4.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 1. 诵读积累古代诗词,积累实词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知识点01 诵读与文言常识。 【即学即练1】(一)、说说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参考示例: 其一读准字音,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读。 其二读出节奏:要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奏的把握。 = 1 \* GB3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2 \* GB3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其三读出语气韵律:句尾的“名”“灵”“馨”“青”“丁”“琴”“经”“形”“亭”等字押韵,形成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骈句,富含韵律美。 (二)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介绍:《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百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一家老小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在星子开凿爱莲池,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参经悟道,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写下了这篇文章。 (3)文体知识:铭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诫勉励;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也就是墓志铭。这两类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是一样的:押韵、简约、开阔、优美。著名的铭文有汉代崔瑗的《座右铭》、宋代苏轼的《徐州莲华漏铭》、晋代张载的《剑阁铭》等。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知识点02 把握“文言文”之“言”。 【即学即练2】归纳实词、句式,赏析字句。 1.重点字音 德馨(xīn) 鸿儒(hóng rú) 苔痕(tái) 案牍(dú) 西蜀(shǔ) 调素琴(tiáo) 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不枝(màn) 亵玩(xiè) 鲜有闻(xiǎn) 2.重点字词及特殊用法: (1)重点实词。 (1)可爱者甚蕃   ( 繁,多) (2)亭亭净植:    (树立) (3)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庄重) (4)香远益清  (越发,更加)  (5)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6)而不染  (被污染)  (7)濯清涟    (洗) (8)不蔓不枝  (长枝蔓;长枝节)   (9)不可亵玩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