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及评价
感染科
1
多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流行
• 细菌耐药是当前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热点和难点
• 出现了无药可用的细菌感染
2
耐药菌的控制已成共识
●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减少选择压力,延缓新耐药菌的产生
●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减少耐药菌的流行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 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 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 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1)品种选择:
(2)给药剂量:
(3)给药途径:
(4)给药次数:
(5)疗程: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4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4年10月9日
一、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 非感染不需要进行病原治疗
● 不同病原体感染需要不同抗病原药物
病毒感染需要抗病毒治疗
寄生虫感染需要抗寄生虫治疗
真菌感染使用抗真菌药物
普通细菌感染才使用抗菌药物
5
根据耐药状况 经验性治疗
非感染性疾病
病人伴发热
感染性疾病
疗效不好
疗效好
寄生虫
病毒
细菌
真菌
结核
6
简要病史
• 姓名: ×××,男, 47岁
• 因“发热半月余”入院。
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 )后未见缓解,每日午后热起,逐渐升高(具体 未测),至第二日晨缓解。热时乏力,腰背酸痛 明显。无头痛、头晕,无鼻塞、咽痛,无咳嗽、 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
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及全身大关节酸痛。 当地医院就诊。
7
当地医院就诊检查
• 血常规示: WBC 0.75×10E9/L ,L16%, Hb 103g/L ,PLT 11×10E9/L ,ESR 55mm/h。
• 肝 功 能 : TB/DB 41.8/21.5umol/L , Alb 33.8g/L , ALT/AST 172/146IU/L;
• CRP 19.34mg/L
• 骨髓常规:口头报告未见明显白血病征象
• 治疗: 泰能,万古霉素及氟康唑抗炎,甲强龙针40mg QD,并给予吉粒芬、吉巨芬升白细胞、血小板,输血 小板10u。
• 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每日体温最高在39-40℃,转入我 科。
8
入院查体:
• T :37.4℃ R :20 次/min P :108 次/min BP : 114/65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球结膜无充血 ,皮肤巩膜无黄染, 双侧颈部可及数枚黄豆大小 淋巴结肿大,表面光滑,无压痛,移动度可, 两 肺呼吸音稍粗,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 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 未触及, 脾肋下6cm ,质中;肝区叩击痛(-) ,胆囊区压痛( — ),移动性浊音( — ),双肾 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 NS (-)。
9
诊疗情况
. 3.26-4.2:泰能抗炎。
. 4.3改头孢美唑抗炎。
. 4.11再次出现发热,伴畏寒明显,大汗。同时出
现左后枕部2*3cm大小肿块,波动感不明显,有 触痛。双颈前淋巴结可触及,大小约1.0*1.0cm ,表面充血,有触痛。 4.14再次给予泰能、磷霉 素抗炎, 2天后体温正常。
. 4.15行颈部淋巴结活检
. 4.18给予拜复乐针、美满霉素抗炎。
10
最后诊断
. 4.22 ,颈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结构消失 ,代之以中等大小肿瘤细胞弥漫性分布, 胞 浆 透 亮 差 , 核 分 裂 相 易 见 。
CD3+,CD5+,CD7-,CD20-,CD43+,CD79-
,CD68-.
. 诊断:颈部淋巴结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
11
手术后发热
. 术后感染引起发热
SSI
.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
. SSI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
– 肺部感染
– 泌尿系感染
– 血流感染(包括导管相关感染、败血症等)
. 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
12
体温曲线
美平0.5g,q6h 万古1.0g,q12h
肠瘘剖腹探查
拔除颈内管
手 术
13
N%
N%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102- 112- 122- 132- 142- 152- 162- 172- 182- 192-202-212-222-23
WBC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102- 112- 12- 132- 142- 152- 162- 172- 182- 192-202-212-22-23
100
90
80
70
60
50
45
40
35
30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