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临床类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丙平台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课程代码:100301
课程属性:必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各种成像技术显示的人体解剖、生理、生化及病理变化, 用以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内容包括X 线成像、 CT(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超声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介入放射学等,学习医学影像学是要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学会使用各种成像技术为临床服务,为学习观察分析各种影像学图像奠定一定基础。
该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临床医生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医学影像知识:X 线、超声、 CT、MR 的成像原理、图像特点和临床应用。分别描述呼吸、骨骼和肌肉、循环、消化、泌尿、中枢神经与头颈部的正常影像学表现、检查方法、基本病变和常见病变的典型基本影像学诊断。重点为 X 线成像。适当介绍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概念和临床应用。能够满足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主要适合于临床类非临床医学专业但从事临床医师工作的本科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康复医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等专业。具体可以结合专业特点,由任课老师对授课内容适当给予侧重。二、教学目标
掌握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
掌握骨骼和肌肉系统、胸部、腹部及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康复医学专业) 的正常及基本病变 X 线、CT 表现,掌握几种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熟悉 X 线、超声、CT 和 MR 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与限度、在临床
工作中的地位和最新发展动态。
1
了解介入放射学的概念、诊疗方法及主要的临床应用。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重点掌握影像学检查技术。康复医学专业重点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及常见病的 CT 和 MR 诊断。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多媒体授课
实习:在放射科科室内,在老师的指导下 对影像学设备有一个基本了解
四、学时分布:
36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 33 学时,实习课 3 学时。
授课时数分配
讲课
时数
实习
时数
总论
3
总论
3
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3
胸部
6
腹部
6
骨骼和肌肉系统
6
B 超总论与心脏
3
超声腹部
3
介入放射学
3
合计
33
3
总计(讲课+实习)
36
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总
论
【教学目标】
掌据医学影像学的概念
熟悉 X 线与 CT 的成像原理、图像特点
2
熟悉 X 线诊断与 CT 诊断的应用范围、价值和限度
掌握常用的 X 线、CT 及 MRI 检查方法及其选用原则
了解 X 线与 CT 图像的观察分析方法以及诊断原则
了解数字 X 线成像、MRI 成像基本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了解影像对比剂的种类及特性
【教学方法】
课 堂 讲 授 : 多 媒 体 授 课 ,3 学 时2.实习:在放射科科室内,在老师的指导下 对影像学设备有一个基本了解,3 学时
【教学内容】
一、X 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X 线的产生与特性1)X 线产生
第一节 X 线成像
2)X 线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防护)
X 线的成像基本原理
X 线成像设备二、X 线图像特点
三、X 线检查技术
明确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是 X 线检查的基础
普通检查:透视、摄影
造影检查
X 线检查方法的选用原则:安全、简便、经济,先普通检查,再考虑造影
四、X 线诊断的临床应用五、数字 X 线成像
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
3
— 、CT 成像基本原理与 CT 设备
成像基本原理:
设备:普通 CT、螺旋 CT
二、CT 图像特点: CT 值具有量化概念,人体各组织CT 值范围-1000(空气)至
+1000(骨),水吸收值只为 0
三、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和限度
技术:CT 平扫和增强, 图像后处理技术, CT 灌注成像;
应用:CT 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头颈部、腹部及盆腔、胸部及心脏与大血管等部位疾病检查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MRI 成像基本原理 、MRI 图像特点、设备、常用检查序列、技术及其他各种检查技术
MRI 临床应用
第四节 影像对比剂
影像对比剂:
1.X 线对比剂的种类及特性
磁共振及超声对比剂的种类及特性
第五节 不同成像的观察、分析及综合应用
一、不同成像的观察与分析
1.X 线成像观察与分析
全面观察
熟悉正常,识别异常
3) 具体分析:定位、定量、定性
医学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注意同征异病和异征同病
结论有三种情况:①肯定性诊断;②否定性诊断;③可能性诊断二、不同成像方法的优选和综合应用
先易后难,先廉后贵,先非损伤性后损伤性。
【思考题】
4
影像学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血压指南最新版2025完整版原文.docx VIP
- 四川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终结性考核-95分.doc VIP
- HACCP过敏原控制程序.pdf VIP
-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初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QBT 2623.4-2003 肥皂试验方法 肥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烘箱法.docx VIP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题目完整版答案.docx
- 新代说明书.doc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pdf VIP
-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