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 赋税与国运兴衰——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导入:赋税与国运兴衰 材料:一个国家赋税制度的优劣,以及老百姓赋税负担的轻重,的确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政权的兴衰的存亡。 税收自古以来就与国家、社稷、政权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血肉联系。没有税收,国家和政权就没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税收是国家机器,包括国家机关、官吏、军队、警察等社会公器,得以运转的补给源、经济命脉和生命线。中国四千年国家政权更替的历史,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存亡,几乎无一例外与人民的田赋、口赋、徭役的总体负担有着直接或简介的关系。 ——曾国祥《赋税与国运兴衰》
名词解释税:从禾,兑(duì)声,有送达的意思。本义指征收的农产品。 “税”的英文:“tax”,意指为公共目的向政府支付货币。赋:从贝,从武。“贝”指钱财,“武”指“用兵”、“国防”、“军事”。 “贝”与“武”联合起来表示“与用兵有关的钱财”。赋税:赋税指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付给政府的费用。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材料1:赋出于田,自上税下;贡出于土,从下献上。 ——《玉海·食货·贡赋》材料2:赋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汉书·食货志》
时空定位
一、赋役与王朝更迭: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赋役制度赋税徭役田赋(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丁税: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其它杂税兵役力役杂役赋役制度: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而形成的基本制度。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一、赋役与王朝更迭: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赋役与王朝更迭: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先秦时期1.夏朝:任土作贡禹的“任土作贡”办法,提出不同的贡赋等级和向国家应贡纳的物产以及贡纳的途径,规定了“五服制度”。农民耕种官家土地,应上缴粮食的标准规定为十取一。就距王城一百里的臣民要将割下的庄稼纳贡距城二百里的要把庄稼割去秸杆后纳贡距城四百里则纳贡粟材料:禹别九州,量远近,制五服,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 ——《史记·夏本纪》
一、赋役与王朝更迭: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先秦时期2.商朝:“助”材料1: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助:又称籍法,籍就是借,借民力以耕公田,方能得其所分私田收入,即劳役地租。材料2:“殷(yin)人七十而助……助者借也。” ——《孟子·滕文公上》实际上是一种借民力助耕的劳役地租。即借八家民力,助耕公田,而不税私田。劳役地租以租代税3.西周时期:“彻”周时井田制是把九百亩大小一块田,分为九个百亩一块的田,每夫授田一块。每年终了,按百亩的实际收获量征收实物,税率大概为十分之一。周朝的税收制度为“彻。”据《孟子·藤文公》记载:“周人百亩而彻。”“彻”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形式上缴的土地税。
(1)背景:(2)表现:(3)实质:(4)影响:①铁犁牛耕出现②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①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②鲁国:前594年“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亩收税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制①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②推动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③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一)先秦时期一、赋役与王朝更迭: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春秋时期鲁国 初税亩出土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鼻环的牛尊
田赋人头税徭役一、赋役与王朝更迭: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二)秦汉时期①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②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②汉朝时,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定稿.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三第六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