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研究中国民族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全球约有两亿患者,中国约9千万患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多种病因单独或综合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伴随着骨脆性和骨折风险的增加。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3类,以原发性为多见,原发性多由年老和绝经后引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西医一般采取给予钙剂、性激素、双膦酸盐、降钙素、氟化物等治疗。但是西药治疗中仍然存在着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不耐受以及一些药物疗效的不确切等问题。近年来,中医中
药在对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复方制剂的研究和外用方法的治疗,目前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1 质肉中泻致瘀阻脉络
中医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目前主要是与肾、肝、脾等有关系。其中肾气盛衰是骨质枯荣的根本,脾胃虚损致气血不足,肝失疏泄致瘀阻脉络是导致骨质疏松症重要因素。所以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机是以肾精亏虚,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为主,肾虚骨骼失养为本,脾胃虚弱,肝郁血瘀,劳逸失度,感受外邪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基于上述所述,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虚”为本,以“瘀”为标,“多虚多瘀”为病理病机。“虚”为肝肾、脾胃等脏腑之虚,“瘀”为气血紊乱,脉络瘀滞。使骨骼失养,脆性增加而引发致本病。
2 骨组织及药物合成对大鼠骨折中smadl/5的影响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肾虚,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骨之强劲与脆弱是肾之精气盛衰的重要表现之一。肾虚的表现实质体现为成骨细胞的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所以发生骨质疏松症。在中药复方中多选用骨碎补、淫羊藿、川断、杜仲、菟丝子、龟板等补肾强骨的中药。研究表明,补肾中药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使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弱;或直接促成成骨细胞的增殖或分化,使成骨活动增强。补肾中药还能调节体内的钙、磷的代谢。临床药理研究还证实补肾中药能改善内分泌失调状况,抑制和纠正HPG功能减退或紊乱的发生,进而减缓衰老过程。邓洋洋等通过动物实验对比研究,益肾填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组织中Smadl/5的表达影响,实验中用纳米钙益肾填精中药(牡蛎、鹿茸),骨疏康颗粒,盖天力片(牡蛎碳酸钙咀嚼片),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动物左后肢离体股骨头骨密度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各组大鼠骨密度均下降,其中模空组、低剂量组、骨疏康组、补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假手术组、高剂量组、盖天力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周后,与模空组比较,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剂量组、盖天力组、骨疏康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间比较,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高于骨疏康组、补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益肾填精,补钙壮骨中药可改善和调控摘除卵巢对大鼠股骨中Smadl/5的影响,这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占海波等实验研究,滋阴补肾的左归丸能通过降低骨转换,有效的调整机体绝经后的高转化型骨代谢紊乱,起到类比激素样作用。方中熟地黄滋肾以填真阴;枸杞子益精明目;山茱萸涩精敛汗;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偏于补阳,龟板胶偏于滋阴,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有补阴中包涵“阳中求阴”之意;菟丝子配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滋益脾肾,诸药合用共收滋肾填阴,育阴潜阳之效。方中各药配合补肾添精,生髓强骨,从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姚新苗等采用含有补骨脂、骨碎补、仙灵脾、生地等中药的益骨口服液进行研究发现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达到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王建伟等研究发现经典补肾中药金匮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制附子组成)联合葡萄糖酸钙能够改善机体钙磷代谢失衡,减少骨矿物质的丢失,促进了骨的形成,抑制了骨的破坏吸收,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王剑等研究证明其导师郑洪新教授的补肾益髓中药复方(主要由鹿茸、淫羊藿和牡蛎组成,功效:补肾填精、益髓壮骨)。可明显上调模型大鼠骨组织Runx2m RNA及蛋白表达,激活成骨特异性基因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明显升高模型大鼠的骨密度。
3 强筋壮骨,改善骨结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功能衰退产生的疾病,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则肾失所养。元气的亏虚是机体衰老的根本,后天元气的充养依赖于脾的健运,因此健脾法应该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另一种治疗大法。脾胃论治的方法重在健脾,或辅以益气。经临床研究证实,对以脾虚症状明显的骨质疏松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显著。常用的药物包括人参、黄芪、升麻、白术、茯苓、山药、大枣、甘草等健脾和胃,益气化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