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河淌水》故乡行
每当这首脍炙人口,享誉世界的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乐声响起,就有到《小河淌水》的发源地走一走,看一看的向往。
进入弥渡县境内,沿祥临路一路向前,至寅街镇,向南涧方向走,到达苴力镇范围,见到密祉的路标右转,沿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攀爬,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谷向前,出得山口,眼前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就呈现在眼前。小盆地简直就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温婉大气,灵秀清新。小盆地内,阡陌纵横,繁花似锦,到处春意盎然,令人感到惬意无比。
密祉镇街道两侧,一排排高大的楼房拔地而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反映出密祉人富足优雅的生活。
从村北进入文盛街,一座造型别致的魁星阁就牢牢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魁星阁为四面出水,飞檐翘角,两层土木结构,给人典雅庄重的观感。魁星阁内,一副雅致的对联让人顿生敬意:翰院书香採取文章学士,魁星助笔惟盼金榜题名。另一副则道出此地人文风景的绝妙之处:天工神斧造就太极山水密川锦绣,北国南疆演绎古道文明小河史诗。
一路行走,一路探访,密祉处于云南古驿道的咽喉之地,乃马帮商队必宿的驿站。鼎盛时,每当夕阳西下,伴随着悠悠的马铃声,马帮陆陆续续进驻文盛街。四面八方马帮的到来,催生了米市、百货、马店、餐饮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整条文盛街人声鼎沸,人喊马嘶,灯笼、火把、油灯将街面照如白昼,热闹非凡,浓缩了独具特色的马帮文化。
徜徉在文盛街,透过时光窗户,古朴宁静的街道边,马槽、马道、马蹄印静静地卧在街角,看着熙来攘往的各色人群,无言地诉说文盛街昔日的无限风光。
我们兴致勃勃地观赏文盛街古朴的建筑,优雅动听的《小河淌水》自一院典雅端庄的院内传来,侧耳细听,越听越有韵味,越听越有兴致,越听越有别样的感觉。放眼一看,尹宜公故居就在街道旁。
当年,依托密祉文盛街的地利天时,尹宜公之父尹域就着人和的大好时机,成立了尹家马帮。据史料表明,尹家马帮的生意不仅在文盛街、昆明有商号称郁盛祥,而且文盛街有铺面、住房,弥渡坝子有田产,红岩大庄街、巧邑有尹家粮仓。尹域还担任弥渡商会会长。
尹宜公1924年10月21日生于弥渡县弥址文盛街村,自幼生活于盛极一时的文盛街,耳濡目染,对各色马帮的口音、习惯有所接触,赶马人所唱小调均有了解,为其改编搜集整理《小河淌水》带来便利,预留了极大空间。1942年考入云南大学,1946年受地下党组织指派,担任“云南南风合唱团”领导。
1945年,昆明爆发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一二·一”运动,当时,急需一个传播革命歌曲、反映革命歌咏活动的音乐刊物,于是,“南风合唱团”办起通俗的革命音乐刊物——《教学唱》,主要刊登一些歌颂民主自由的进步歌曲,也刊登搜集整理、改编一些民歌。
据尹宜公回忆整理改编《小河淌水》的情形时回忆:“194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听见合唱团的华明邦同志用‘啊’音在反复地唱一个曲调,那旋律很像家乡深深打动过我的山歌,我想到了家乡美丽的月夜、深山、森林、清风和蜿蜒流淌的小河。那山歌的优美旋律,使我感到一种深沉的激情,是恋人一往情深的思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痛苦和呼喊,这种激情冲击着我,我决心把它整理出来。“乡音”激发了他音乐创作的灵感。他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曾打动过他的《放羊调》和用《放羊调》唱石匠、货郎人生活的《月亮出来亮汪汪》,抒发着古道上、深山里牧羊人的亲情分离之苦的心声……皎洁的月光下,尹宜公在云大会泽院前走来走去,反复琢磨,反复吟唱,反复修改。他回到小土楼,记下谱、词,用“月亮出来亮汪汪”作歌名,连夜拿去请《教学唱》主编江鹜看,江鹜低声哼了两遍后说,“这首歌太美了”,建议歌名用《小河淌水》更好。从那时起,《小河淌水》逐渐传播开来。
如今,是《小河淌水》成就了弥渡密祉,还是密祉成就了享誉中外的《小河淌水》,它们在相辅相成中为众人呈现出水土与文化的交融。
街面上,看着深浅不一的马蹄印带给人深深的历史回忆。引马石尤为引人注目。引马石的由来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后来,引马石演绎出“文官到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的习俗。
行至文盛街之南,见一座风雨桥——凤凰桥,桥的两侧一副古朴遒劲的对联:北斗烁烁珍珠泉涌,东风浩浩凤凰腾飞。横批:小河淌水。读着对联,就三步并作两步,迫不及待地走到珍珠泉旁,学着其他游人的样子,抬起脚,用力在泉边跺几下,泉底便咕嘟咕嘟地冒出一串串洁白如玉的气泡,宛如晶莹剔透的串串珍珠,惊得游人哈哈大笑,半天合不拢嘴。
文盛街上马蹄印 柴啟栋/摄
原来,珍珠泉还有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没有井,村民们吃水要到一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来回很辛苦。村里一个憨厚淳朴英俊的小伙子,看到大家吃水很困难,就把自己积攒多年用来娶媳妇的钱拿出来,请人在村南面挖了一眼井。可是,挖了很深,钱也用完了,井底连一滴水也没有。小伙子伤心极了。过了几年,他又攒了一些钱,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