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官墩九年制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 年级 语文 第 5 次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备课组长参加人员
2017.10.10 备课地点
张勇 年 级郁汪洋 孙韩 张勇
初二办公室 中心发言人 张勇初二 学 科 语文
解决的中心问题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
9 三 峡
生活在山水之间,寄情于天地万物,让性情荡漾于山水,让生命陶醉于自然,人在自然中,自然在心里。仰视群峰高插云霄,俯视流水九曲连环,雄浑壮阔处唱大江东去,低回婉转中吟风花雪月,湖光山色滋润了眼睛,青山秀水浸润着心灵,眼睛和心灵可以感悟自然之美,清纯的山水可以荡涤心中的尘垢,学习本单元,我们将同古人一起与自然亲切地交流、对话……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色。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 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诵读, 揣摩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特点。
重、难点 重点:掌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材过程
(简要)
多谋体
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我国第一部介绍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是《水经》,全书记载全国 137 条大小河流,却只有一万多字。这是什么概念呢?大家的语文课本大概是 163000 字,可见《水经》中文字记述是很少的。
《水经》中,对三峡的描写也只有15 个字。(出示《水经》中对三峡的描写)“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让我们齐读一下。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长江水又向东经过巫县的南边,盐水从巫县的东南方注入长江。根据这段介绍,你对三峡了解了多少? 看来这段介绍并不能让人清楚地了解三峡。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说道:“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今天,就让我们看看郦道元是怎么向我们描绘三峡之美的。
二、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郦道元(469 或 472—527 年),北魏地理学家、散 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先后在平城(北魏 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 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参阅了 437 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划分节奏,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言现象。
(1)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2)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 茂,指草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熟读课文及注释,解释词义。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古今异义词
或.王命急宣
今义:或许,也许
古义:有时
虽.乘奔御风
今义:虽然
古义:即使
略.无阙处
今义:省略
古义:完全、全部
至.于.夏水襄陵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到
良.多趣味
今义:良好
古义:的确
词类活用的词
虽乘奔.御风( )
回清.倒影 ( )
晴初霜.旦 ( )
素湍.绿潭 ( )
空谷传响. ( )
(6)清.荣.峻.茂. ( )
明确:(1)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2)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3)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4)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5)响:动词用作名词,回声。(6)清、荣、 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水清、木荣、山峻、草茂”。
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掩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隔断了。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在春冬的季节,就有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