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熟语辨析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熟语辨析 2004,上 检查了解 深入学习 练习掌握 学习目标 1、“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 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 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 (四川在线2003/8/13) 2 、“职校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 (《嘉兴日报》2004/2/1) 3 、 “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 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 ” (千龙网 2003/11/3) 4、上海为民工办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定心丸” 。 检查了解 1 5 、“据郑某交代,他觉得落榜后自己成了个没 用的‘废人’,在社会上又没有出路。所以‘破罐子破 摔’……” (《哈尔滨日报》2000/10/11) 6 、“吴敬琏:经济理论可让改革‘少交学费’” (《深圳商报》2003/12/4) 7 、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 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 (新 华网2003/12/16) 检查了解 2 8 、 “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踏实苦干,加 快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的 台阶。” (《人民日报》2003/3/8) 9 、“天上不会掉馅饼 小心短信收费五大陷阱” 。 (《市场报》2003/8/13) 10 、“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时发送一千 万条” 。 ( 2004/1/30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检查了解 3 返回主页 答案1 唱白脸: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 苛刻的态度。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 。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 喻解雇、撤职。 定心丸: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破罐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 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 的人着想。 答案2 答案3 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天上不会掉馅饼:白占便宜的事是不会有的, 提醒他人小心上当。 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 导作用。 学习目标 1、稍了解熟语的有关知识; 2、检查自己的熟语掌握情况; 3、学习、掌握新的熟语。 返回主页 深入学习 熟语的定义 熟语的特点 熟语的来源 熟语的类别 返回主页 熟语的定义 《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词语考 查范围扩大到熟语。那么什么是熟语呢? 《现代汉 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 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 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 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 ”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 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 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 熟语的特点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 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 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2) 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 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 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以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 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 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2) 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 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 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富于艺术表现力。 熟语的来源 熟语有两个来源。 熟语的类别 相沿习用的成语 口耳相传的谚语 巧设悬念歇后语 语义双层惯用语 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特点 相沿习用的成语 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音节以四字为主, 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有的来自古代口语,如“唇亡齿寒”“同病相怜”; 有的来自古代寓言,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 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四面楚歌”; 有的来自古代诗文,如“巧言令色”“不可救药”; 也有来自现代文章著作的,如“古为今用”“力争 上游”“争分夺秒”等。 成语的特点 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 结构的稳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我们掌 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 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 忌望文生义。如常见成语“不刊之论”“ 万人空巷”“七月流火”“空穴来风”等, 常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口耳相传的谚语 谚语概说 谚语学习 深入了解 谚语概说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直言”,是人们口 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往往传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和社会的

文档评论(0)

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