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指标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是指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发生的变化。掌握个体发 育的年龄特征,是我们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需要,也是我们指导父母教养实践的理论基础。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年龄特征成为评价儿童发育状况的依据。
儿童认知发育
认知(cognition)是指知识的获得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知之过程;而通常所说的智力
(intelligence)是认知活动的综合,是知之能力。认知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过程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儿童感知发育 感觉器官(视、听、嗅、味、皮肤、本体感受器)把感觉到的各种信息(个别的、外部的特征),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原有的经验结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感知过程,前者称之为感觉,后者称之为知觉。
(1) 儿童感知觉发育的年龄特征
婴儿感觉功能发育:胎儿的听觉相当灵敏,这是胎教的理论依据之一。新生儿对声音反应迅速,甚至能区分 200Hz 和 1 000Hz 的声音。2 个月龄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和同一个人说话时不同的语调,6 个月龄时能区分父亲或母亲的声音,叫婴儿名字时有应答性反应。3~4 个月龄的婴儿头转向声源, 8 个月眼和头同时转向声源。婴幼儿能听到0~20dB 的响度,若只能听到 21dB 以上响度的声音刺激则有听觉障碍。
新生儿对光的反应敏感,出生时已有瞳孔对光反应,出生12~48h,2/3 婴儿两眼追踪移动的红环或红线球,3~4 个月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为对明亮、鲜艳的色彩特别是红色感兴趣。新生儿能区分人脸和非人脸,出生后 2 周可区分妈妈与爸爸的脸。出生 3~5 周的婴儿,视觉集中时间仅为 5sec,3 个月龄时达 7~10min。4~12 周的婴儿两眼随物体移动 180°, 12~20 周看自己的手,能看见 75cm 远的物体。
出生之前,胎儿的嗅觉和味觉相关的神经已髓鞘化,新生儿的嗅觉和味觉功能发育相对 完善。哺乳时,新生儿闻到乳香就会寻找乳头,3~4 个月龄时能区别愉快和不愉快的气味, 7~8 个月龄时开始分辨出芳香的刺激。出生 2h 的新生儿即对糖水表示愉快,对柠檬汁表示痛苦。4~5 个月龄婴儿对食物的任何改变出现非常敏锐的反应。
新生儿已出现痛觉,但不甚敏感,易出现泛化现象。新生儿触觉敏感,有些原始反射与触觉的敏感性有关。新生儿温度觉灵敏,能区别牛奶是温度是否太高或太低,3 个月龄的婴儿能区分 31.5℃~33℃水温的差异。
儿童知觉发育:5~6 个月龄的婴儿即出现深度知觉,如婴儿爬到视觉悬崖边上时, 出现退缩反应。但儿童深度知觉发育持续时间很长,6 岁前往往因判断不准确而跌到或撞到。
1 岁,出现空间和时间知觉,藏猫游戏提示儿童理解空间和时间交替出现,这种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要与视觉和动觉相连系。
2~3 岁儿童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冷、热、软、硬等,5~6 岁能区分同样体积当重量不同的两只盒子。
3 岁,开始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的时间概念,但对上午、下午、晚上的理解要到5、6
岁,而今年、去年、明年的时间知觉要到6 岁以后。
3 岁儿童开始辨别红色,对黄、蓝、绿的准确辨别要到4~6 岁。
5、6 岁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分辨左右,而以对方为中心分辨左右则要到7、8 岁。
(3)对儿童教养的意义:丰富的语言、声音、视觉刺激,促进视觉、听觉发育;丰富 的情感投入,促进儿童的体感和安全感的发育;图片、实物、情景结合语言刺激,促进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逐渐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方法是,从无目的的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时间由短到长,从观察事物表
面的、明显的特征到观察事物隐蔽的、细微的特征,从对事物的个别的特征到整体的特征。
儿童语言发育 语言是社会现象,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部分。语言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势语言。而言语则是个体现象,既发出的声音。当言语以一定的词汇并按一 定的语法规则表达时,即是口头语言。
语言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语言发育经历语言准备和语言发展两个时期,理解先于表达,由发声到说出单词到说出句子,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哭是新生儿第一个反射性的发音,1 月以内的婴儿哭、叫声未分化,1 月后,与不同的需要相联系,如饥饿、不适、疼痛等。
1 月后,婴儿开始出现非哭叫声,发声器官反射性出现 a、o、u、e 等元音,进而出现 n、
k、p、m 等辅音,不具有信号意义。
5 月左右,婴儿出现咿呀学语,以重复的音节出现,如 ba-ba、da-da、ma-ma,类似人类语言中的爸爸、大大、妈妈等,但无实际意义。9 月龄达高峰。
10~12 月,婴儿开始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如爸爸、妈妈等。我们也可把儿童出现有意义的词看作单词句,因为单词含有句子的成分,如表达一种需要。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