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修辞方式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的修辞方式 1 n 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引用的类别包括:引言、引事、引文。 n (一)引言:引用口头流传的话语。引言都是 明引。 n (二)引事:引用历史故事。包括明引和暗引。 n 1.明引:标明具体的人名,通过具体的人名 就知道这些故事出自何处,原意是什么。 n2 .暗引:不标明具体的人名,即古书的用典。 一、引用 2 n (三)引文: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包括明 引和暗引。 n 1 .明引:标明引用文字的出处。 n2.暗引:不说明出处,或者是把原作略加改 动,或只取一句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如果对 古书不熟悉,不容易明白这种引文。 3 n譬喻,是通过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以此喻 彼的一种修辞格。其作用是为了使所要描绘的 事物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n (一)明喻。又叫“直喻”。直接点明的比喻, 一般用比喻词“如、若、犹”等。例如: n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n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n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趋下 也 。 4 二、譬喻 n (二)暗喻。不用比喻词,直接把喻体说成是本体, 常见的形式有两种: n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比喻人或事物的性质。 译成现代汉语,一般译成明喻句。 n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n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n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n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n 2、用名词作状语比喻事物的状况和动作行为的方式, 译成“像……一样”。例如: n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n 蛇盘龟息,以听先生。 5 n (三)借喻。直接用喻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 n 有时比喻事物的外形特征,例如: n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 n 春寒赐欲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n 有时比喻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 n 田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n 上思股肱之美,乃画其人于麒麟阁。 n 有时比喻事物的状况。例如: n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 运于掌也。 n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6 n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 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代称。 n代称的类别: n 1、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例如: n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黄发垂髫,并怡 然自乐。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n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乘坚策肥,履丝 曳缟。 为肥甘不足口与?轻暖不足体与? 三、代称 7 n2、以事物的属性(原料、质地)指代该事物。 例如: n其次剃毛发、婴金铁受辱。 许子以铁耕乎? n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n3、以地名、官名相代。例如: n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 川之笔。 n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8 n 4、以具体代抽象。例如: n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思? 天下已定,金革 已平。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n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n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n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n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9 n 5、以部分代全体。例如: n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n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征帆去棹残阳里。 n6、以特称代泛称。例如: n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n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 n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n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10 n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古人常用并提法 以行文。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 列在一个句子中表达。例如: n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耳目聪明。 n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有作奸犯科及 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n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n齐楚试项他、田巴将兵随市救赵 。 n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襗、董允等 。 n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 。 11 四、并提 (合叙、分承) n前后文义互相补充,彼此渗透,叫“互文见义”, 简称互文。 n “互文”和“并提”的区别:互文把应该合成一句 的话分成了两句,并提则把应该分成两句的话 并成了一句。 n 1、单句中的互文:在一句话中,某些字词的 互相补充。例如: n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n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 n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n侣鱼虾而友麋鹿。 12 五、互文(参互、互言) n 2、复句中的互文:上句隐含下句,下句隐含上句, 在意义上是一个整体。例如: n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n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n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n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n 复句中的互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