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陆王心学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六章 陆王心学 1 第一节 王阳明的心学 一、明代的社会特点和思想状况 n 明初,摆脱了元代统治者残酷野蛮的阶级 压迫和民族压迫,又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 的措施,因此,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相当 迅速,科学文化也趋向繁荣,但明代的社 会矛盾尖锐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2 ①土地兼并严重,如太湖流域,官田占14/15, 全国官田占1/7,剥削相当沉重,“一亩官田 大斗收,先将大斗送皇州”,因此,农民与 地主的矛盾尖锐。明建立后几十年,爆发 了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直到明末。 ②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行中书省,改为三 司,废宰相,集权于皇帝,到中后期,皇 帝无能,政权落入宦官之手,如魏忠贤专 权,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已经不能维护地主 阶级内部统一了。 3 n 明的另一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增 长,他虽还不能动摇封建制度,但对明中 叶以后的思想界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4 n在明初,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程朱理学”。 这时候的理学家没有创造,没有新意,在 广泛的社会危机面前,伪善的道德统教, 显得软弱无力,于是出现了以王阳明为代 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以“心”作为最基本 的哲学范畴,以“心”代替“理”,企图“直捷 明快”来说明对被统治阶级加强以封建道德 为内容的思想统治的必要性,形成了新的 官方哲学。 5 n反对“心学”的是唯物主义思想家罗钦顺、王 廷相,从“心学”出发而走向异端的思想家是 李贽。 6 二、王阳明与“心学” n王守仁 (1472—1529年) ,字伯安,浙江 余姚人,曾隐居绍兴阳明洞, 自号阳明子, 人称王阳明,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做过南 京兵部尚书,曾广泛从事讲学和著述,门 人编辑成《阳明全书》。 7 n王阳明思想渊源来自陆九渊 (1139—1192 年) 。陆,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 (今 江西临川县人) ,人称象山先生,与朱熹 同时代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基本观点是“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即把人心 看做世界的本源,或者把我和我的理性看 作世界的本源,与朱熹把“理”看作本源相对 立。陆的心指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也就 是至善的道德观念,因此他在认识论上和 修养方法上,主张“反省内求”即“保吾心之 良”, 自然会到达“万物皆备于我”,“六经皆 我注脚”的境界。 8 n朱、陆二人主张不同,二者之间便发生了 争论。1175年,陆九渊、陆九龄和朱熹相 会于信州鹅湖寺 (今江西上饶) ,进行辨 论,史称鹅湖之会。陆九龄作诗说明他的 观点: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9 n其意在宣扬“心”的作用,攻击朱为经作注释, 烦琐支离,会转而陆沉。朱熹坚持自己的 观点,攻击陆九渊兄弟“心”学“易简”。讨论 了三天,不欢而散。三年之后,朱熹回诗 一道: 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偈攜藜杖出塞谷,又枉蓝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n诗中攻击陆氏空而无言。 10 n可以看出,辨论的中心是“为学之方”,是“ 格物致知”,还是“反省内求”,朱熹的认识 途径是“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 氏认为“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11 n朱陆之辨,宋、元人皆“是朱非陆”,王阳明 却为之翻案。这除社会原因外,与王阳明 的经历也有关。明代,地主阶级及国家政 权腐败,其中多数人,缺乏理想,没有原 则,不顾本阶级的道德,“如病狂丧心之人”, 而一些稍有眼光,为封建统治而出谋画策 的“忠臣”却受到排挤、迫害。 12 n“权奸”受重用,王阳明深感社会病人膏盲, 戴锐遂上疏,请斥权阉,被刘谨逮捕,王 阳明提了点不同看法,被贬贵州当驿丞, 后来虽立有大功,却更遭忌恨,于是深感 到必须加封建道德修养,原来的程朱理学 繁琐,遂打出主观唯心主义旗帜。王阳明 一生亲自镇压过两次农民起义,看到了广 大群众同情起义军,深感到“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必须以封建道德对人民实行“ 格心”,于是心学产生。其主要观点是: 13 ( 一) 世界观 1、“心外无物” n 《传习录下》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 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 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n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 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n 又载: n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 明便俱无了?’ n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 万物尚在何处?’” n 这两面话,是“存在即是被感知”式的诡辨,按他 的话说就是“心外无理”、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