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B 15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519—2018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8 - 07 - 23 发布
2018 - 08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51/T 2519—2018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水稻主要病虫害 1
4 防控策略与原则 1
5 主要防控技术 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时期 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参考化学药剂 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水稻生产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药种类 6
II
DB51/T 2519—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中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规范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伏荣桃、徐 翔、卢代华、王 剑、罗怀海、陈晓娟、陈诚、罗 曦、李星月、
毛建辉、龚学书、张 鸿。
1
DB51/T 2519—2018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水稻主要病虫害
3.1 主要病害
水稻病害主要有恶苗病(Gibberella fujikuroi)、立枯病(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等。
3.2 主要害虫
水稻害虫主要有二化螟(Chilo supperssalis (Walker))、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等。
4 防控策略与原则
4.1 防控策略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选用农业防治、理化调控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控制技术,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4.2 防控原则
以水稻为中心, 从稻田生态系统出发, 根据有害生物、有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发挥 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因地制宜, 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 在上述措施无 法控制的情况下, 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以获得 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5 主要防控技术
5.1 农业防治
2
DB51/T 2519—2018
5.1.1 选用抗病品种
使用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的,适合本地种植的抗(耐)病虫、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5.1.2 处理菌虫源
在水稻收获后及时处理病稻草,如未处理的, 在水稻播栽7 d前处理完田间稻草、稻桩等病害越冬 寄主、宿主, 结合整田打捞纹枯病、稻曲病菌核和越冬寄主病残体, 并集中深埋。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 峰期(4月) ,对冬闲田进行翻耕, 将残留稻桩、稻草翻入土中, 并灌5 cm~10 cm的水淹没, 保持3 d ~5 d。
5.2 生态调控
在稻区周围,宽田埂边种植芝麻、向日癸、大豆等显花植物;窄田埂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
5.3 生物防治
5.3.1 稻田养鸭
在水源条件好的区域,推行稻鸭共育技术。以0.67 hm2~0.8 hm2为单元, 用钢丝网或尼龙网围栏, 栏高0.8 m ~1 m,每个单元靠田角按每10 只/m2计算,建立一个简易的雨棚。在秧苗移栽后10 d、直播 后20 d(3叶期)趁晴天按15 只/667 m2~20 只/667 m2计算, 放入注射过疫苗的10 日~12 日龄雏鸭。水 稻破口期前收鸭。
5.3.2 人工释放赤眼蜂
在集中成片的水稻区, 于二化螟越冬代蛾高峰期和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高峰期开始释放赤眼蜂, 每 代放蜂1次~2 次,间隔3 d ~5 d。
5.3.3 生物药剂防治
防治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1T 2473-2018禽蛋喷码标识管理规范.docx
- DB51T 2474-2018丘陵地区玉米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475-2018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476-2018杂交籼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质量规范.docx
- DB51T 2477-2018白甲鱼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docx
- DB51T 2478-2018植物检疫实验室常规检验技术 病毒.docx
- DB51T 2479-2018重楼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480-2018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玻璃钢制品通用要求.docx
- DB51T 2481-2018茶树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482-2018茶叶鲜叶采摘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520-2018茶树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521-2018蛙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病诊断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522-2018蓝花子种子检验技术及质量分级.docx
- DB51T 2524-2018秸秆原料厌氧消化产沼气预处理技术规范.docx
- DB51T 2526-2018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docx
- DB51T 2527-2018茉莉花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555-2018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规范.docx
- DB51T 2556-2018废钢铁回收管理规范.docx
- DB51T 2557-2018川产道地药材种苗分级 麦冬.docx
- DB51T 2558-2018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白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