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季食物对马铁菊头蝠的危害
菊头是翼手科的第二个物种。现在已经确定了71种。菊花蝙蝠是古代世界蝙蝠的一种。菊花。在大多数欧洲地区,它处于危险状态。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风险物种红名单选为以下危险物种和接近于世界的危险物种(lr-nt)。因此,对马尾藻蝙蝠的研究,尤其是对马尾藻蝙蝠的喂食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蝙蝠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国外,中国的蝙蝠生态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蝙蝠的检测开始于[7.9],但关于中国马尾藻蝙蝠的喂食和行为研究没有详细报告。
马铁菊头蝠的回声定位声波是调频 (FM) -恒频 (CF) -调频 (FM) 型, 能量主要集中在CF组分.FM组分可以分辨目标大小和结构[10~13], CF组分对探测振翅的昆虫十分有效[14~15], 因而它的食物组成主要以振翅昆虫为主.Jones通过研究马铁菊头蝠全年的食性发现, 其食物组成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为主 (粪便中体积百分比为40.61%和33.24%) , 也有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 食物组成随季节而发生相应变化, 夏季鳞翅目昆虫种类丰富的时候, 马铁菊头蝠更偏好捕食鳞翅目昆虫 (80%) .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马铁菊头蝠夏季食物中鳞翅目昆虫的种类组成以及其捕食行为.国内外分析蝙蝠食性主要采用胃容物分析法、粪便分析法和食物残体鉴别法.由于胃容物分析法要杀死蝙蝠, 从保护蝙蝠的角度出发往往不被采用.采用粪便分析法主要依据粪便中食物的体积百分比来确定蝙蝠的食性, 此方法大多只能鉴别到目, 对昆虫的具体种类很难确定.由于马铁菊头蝠夏季食物以鳞翅目昆虫为主, 鳞翅目昆虫的个体一般较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大, 因此, 在马铁菊头蝠取食鳞翅目昆虫的过程中, 往往要先对昆虫进行肢解, 然后吃掉猎物营养丰富的部分——头部和腹部, 留下翅、触角和腿等残体.我们通过收集昆虫的残体, 并参照调查的当地昆虫区系来鉴别马铁菊头蝠夏季食物中鳞翅目昆虫的种类.长期以来, 关于食虫蝙蝠的捕食选择性还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捕食是随机的, 没有选择性捕食的猎物种类与猎物在环境中的丰富度存在相关性[16~18], 另一种则认为食虫蝙蝠具有选择性[19~21]因此, 本研究调查了当地昆虫区系和丰富度, 以分析马铁菊头蝠在捕食过程中是否存在选择性.
菊头蝠科蝙蝠具有较高的飞行灵活性, 已知的菊头蝠捕食方式有2种:空中飞行捕食和式捕食[22~27].也有报道一些种类的菊头蝠能够进行地面拾遗式捕食.Neuweiler等人观察到鲁氏菊头蝠 (Rhinolophus rouxii) 有时会着陆、地面步行, 然后起飞, 但还不清楚它们是否在捕捉地面的猎物.Siemers和Ivanova通过野外实验, 首次证明了布腊氏菊头蝠 (Rhinolophus blasii) 能够进行地面拾遗式捕食——空中探测地面昆虫、着陆步行并调整位置、起飞拾遗地面振翅猎物.本研究中, 在自建的实验室内和野外观察马铁菊头蝠的捕食行为, 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观察其捕食方式.
1 马铁菊头硫的食物专化程度和物种多样性
在吉林省集安市治安村距大砬子洞 (125°50′9.8″E, 41°3′55.8″N) 洞口约300 m的位置建立模拟实验室, 实验室长宽高分别为9, 4和4 m, 由网孔大小为25×25 mm (多数昆虫可自由出入) 的铁丝网围成.实验地海拔250 m, 周围为农田和落叶阔叶林, 植被主要为紫椴 (Tilia amurensis) 、蒙古栎 (Quercus mongolica) 、辽东栎 (Quercus liaotungensis) 、核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和油松 (Pinus tabrlaeformis) , 灌木和草本丰富.黄昏时能观察到马铁菊头蝠在周围上空飞行和捕食.实验室内备有水源, 并在角落处放上照明灯, 吸引昆虫飞入.对于一些个体较大的昆虫 (大蚕蛾科Saturniidae) , 捕捉后将其放入实验室内.
2004年6月13日, 将捕捉的6只马铁菊头蝠成体 (雌性5只, 雄性1只) 带回实验室, 对蝙蝠进行一周的驯养, 白天将蝙蝠装入40×40×50 cm的木箱中放回山洞, 夜晚再将蝙蝠放回实验室.为便于收集蝙蝠食物残体, 在实验室地面铺上塑料薄膜 (8×3.5 m) .每天收集蝙蝠食物残体, 通过残体中昆虫的翅和触角进行种类鉴定, 并注意观察蝙蝠的捕食行为, 同时用红外线摄像机 (Sony PC-101E) 进行录像辅助观察.为了进一步研究马铁菊头蝠的捕食方式, 后期研究中, 将实验室外围苫上黑布, 使昆虫不能从外界飞入, 然后用尼龙线 (直径0.1 mm) 把诱捕到的蛾 (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和夜蛾科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