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高中历史碑林区西工大附中申星_《知行合一》PPT 高中历史碑林区西工大附中申星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pptxVIP

《知行合一》高中历史碑林区西工大附中申星_《知行合一》PPT 高中历史碑林区西工大附中申星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知行合一》学科: 高中历史区县: 西安市碑林区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申星 知行合一(明)王守仁1472——1529 “文武双绝”武将:多次领兵作战,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 广西土司叛乱、安定江西盗贼等。文臣:“心学”集大成者,提出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识良“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良知”自在人心,圣愚皆具。“良知”自会判断,知善知恶。 依良知自会端正行事,不假外求。 行对与生俱来良知的履行和实践。 知行行是知之成。 知知是行之始, 道德自觉 + 道德实践 知行合一直指人心,克服“一念不善”,正心诚意。“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 浙江贵州 贵州龙场悟道 “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 ——《答顾东桥书》,《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人”直指人心 徐爱:“人人都明白事父当孝,事兄当悌,但很多人偏偏就是不孝不悌,这难道不是说明知与行是分别的两件事吗?”王阳明:“这是知行被私欲隔断的缘故”。 “理一而已,人欲则有万其殊。” ——《约斋说?甲戌》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已, 能克已方能成己。” ——《传习录》 少时,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等边塞,已有经略四方之志。盛年,遭流放,创办书院,教化民众 为民立言,正心诚意,开导人心。 此后,更是受命四处平叛,一切只 依良知是非而行。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正心诚意 唤起我们内心的道德感 对人自身的关注和改造康德:“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孟子:“义”、“性善” 中国人有独特的精神世界。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摘自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谢谢聆听参考文献:《传习录》 蔡仁厚《王阳明哲学》 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 谢谢聆听参考文献:《传习录》 蔡仁厚《王阳明哲学》 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 谢谢聆听参考文献:《传习录》 蔡仁厚《王阳明哲学》 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 对人自身的关注和改造康德:“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孟子:“义”、“性善”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 ——《礼记·大学》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传习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