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演变
0 石油工业发展现状
自1847年俄罗斯在比埃巴油田进行商业石油开发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阿塞拜疆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是装满里海盆地和中亚财富的大瓶的瓶塞, 拥有比较发达和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回顾阿塞拜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和现状, 可以看到阿塞拜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对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也提升了阿塞拜疆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地位。基于此, 阿塞拜疆被布热津斯基称为欧亚大陆的“战略支轴”国家。
1 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
阿塞拜疆全称是阿塞拜疆共和国。该国地处西亚外高加索的东南部, 里海西岸, 北依俄罗斯, 南临伊朗和土耳其, 西及西北与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接壤。阿塞拜疆是外高加索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面积8.66万平方公里, 人口923.51万人。阿塞拜疆是多民族国家, 共有43个民族, 阿塞拜疆族是主体民族, 占人口的90.6%。16官方语言是阿塞拜疆语, 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俄语也广泛使用。阿塞拜疆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什叶派) , 少数信仰东正教。阿塞拜疆包括: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纳戈尔诺一卡拉巴赫自治州、61个区、62个市, 首都巴库。
阿塞拜疆地区的历史十分复杂, 19世纪以来沙皇俄国逐步控制阿塞拜疆。1922年阿塞拜疆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36年12月5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 于1991年8月30日宣告独立, 成为国际社会的新成员。1992年4月2日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阿塞拜疆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和里海, 石油探明储量约40亿吨。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冶金、轻工、食品等。现在阿塞拜疆已经度过了独立之初的经济衰退, 经济持续增长,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8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 491美元。
2 独立前的阿富汗石油工业
2.1 中国在有关地区的石油
阿塞拜疆地区利用石油的历史可以溯源至公元前7世纪。当时, 巴库的油气田已成为拜火教徒们主要的朝圣地, 直到1880年, 这里的苏拉汉尼神庙一直是印度存放圣火的地方。38当地农民历来都把石油作为燃料使用, 也在举行某些东正教仪式时使用。公元10世纪, 阿普歇伦半岛已经有人工开采的石油油井。12世纪至15世纪, 阿塞拜疆的石油开始销往其他地区。马克·波罗曾到阿普歇伦半岛, 他记载道:石油油井遍布阿普歇伦半岛, 开采的石油主要用于照明和医疗。在俄国吞并阿塞拜疆之前 (1806年) , 巴库汗王们已经开始开采石油, 产量达到3 000多吨。60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取暖、医疗和用作武器, 需求量很小, 使用范围狭窄。开采石油使用的是原始的手工开采方式。
2.1.1 巴库石油职业企业
1847年, 比比·埃巴特第一口商业性油井开始产油, 标志着阿塞拜疆石油工业正式诞生。阿塞拜疆采用新的油井开采技术后, 油田深度增加, 石油产量迅速增加, 石油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大量石油生产、冶炼和销售的企业纷纷出现。19世纪60年代, 油井的平均深度为2到3米;巴库附近的Suraxani村油井深度达到12米。1860—1870年, 阿普歇伦半岛有218口油井。1863年, 贾瓦德·梅里科夫在巴库建立了第一个从原油中炼取煤油的炼油厂。1867年, 巴库的原油加工厂达到15家。1866年, 巴库建成第一个石油储存、买卖交易中心。尽管阿塞拜疆石油工业取得了一定发展, 但1872年前, 阿塞拜疆石油工业仍然以手工作业技术为主, 生产效率与原始方式相比没有明显进步。
2.1.2 巴库—1872年至1900年,阿塞拜疆石油工业出现第一次繁荣
1872年, 俄国政府废除传统的石油专卖制度和油田包税制, 对油田进行招标, 长期出让油田的使用权, 同时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这些措施促进了阿塞拜疆石油勘探、开采、冶炼、运输和销售的发展, 使其出现第一次石油繁荣。
1873年阿塞拜疆的石油可开采量约为5亿吨。挖油井的数量由1865年的317口增加到1882年的3 900口;1870年钻油井仅有15口, 1875年达到255口。1882—1900年俄国石油产量从5 000万普特增加到6亿普特 (1普特约为16.380 5千克) ,其中巴库石油开采量约占全俄石油开采总量的95.1%, 在20年内巴库的石油开采量增加了20倍76。20世纪初, 阿塞拜疆的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1872年后各类石油企业纷纷建立。1883年, 巴库只有1个产量超过1 000万普特的企业, 10年后就有20个同样规模的企业。31883年, 阿塞拜疆石油加工业出现重要转折, 从此时起石油加工业的生产集中过程加快, 相关企业减少, 但其生产能力提高。1885—1900年巴库的石油加工厂从120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