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ppt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pptx

9.古诗三首暮江吟白居易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阅读单元导读,明确语文要素学习任务一 语文要素: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 人文主题:留心观察习作要素: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本次习作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 连续细致的观察可以准确感知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一系列发展变化。只有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才能使表达更加全面、准确、生动。 活动导入,读懂题目学习任务二 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看看谁能接得上——离离原上草,……活动导入江南好,……小娃撑小艇,……人间四月芳菲尽,……你知道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谁吗? 走近作者白居易(772—864)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魔”或“诗王”。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 暮江吟思考: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暮观景时间:傍晚江观景地点:江边吟诗歌体裁:吟读懂题目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注】甲骨文表示太阳落入草木丛中的情景。暮mù暮:傍晚,日落的时候。读懂题目 【注】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吟yín读懂题目《游子吟》《石灰吟》 初读古诗,疏通诗意学习任务三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听读古诗,然后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mùsè 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疏通诗意一道残阳铺水中诗句大意: 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铺: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半江瑟瑟半江红诗句大意: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疏通诗意瑟sè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诗句大意: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疏通诗意 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即珍珠。月似弓:月弯如弓。诗句大意: 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疏通诗意 再读古诗,品悟画面学习任务四 再读古诗,思考:1.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画面?2.首句中的一个“铺”字,用得妙在何处?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学提示 品悟画面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铺”字妙在哪里?能否换成“射”或“照”字? 与“射”相比,“铺”更柔和;与“照”相比,“铺”更有动感。“铺”字形象地写出了夕阳在水面铺展的景象。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边呈现绿色,一边呈现出红色。在微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闪着绚烂的光。想象画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哪个词语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心情? 可怜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想一想,还可以把露珠和新月比作什么?露珠:宝珠、玛瑙、水晶 新月:像金钩,像小船,像眉毛,像镰刀。运用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一轮弯月的映照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主题思想 《暮江吟》描写的是夕阳西下到新月升起这段时间江面上的景物,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古往今来,一轮明月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写了许多关于月亮的古诗,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背诵《暮江吟》。2.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课后作业: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 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苏轼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激趣导入,读懂题目学习任务一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里的风景吗?激趣导入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传世。苏轼 题西林壁思考: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读懂题目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壁墙壁 初读古诗,理解诗意学习任务二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听读古诗,然后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yuánshì yuán学习生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