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Chp1 知识概述 * Chp2 实施原则 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演示文稿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优选)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Part.1 常见的 职业危害因素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Chp3 物理性危害因素 Chp1 生物性危害因素 Chp2 化学性危害因素 Chp4 心理性危害因素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一、生物性危害因素 口腔科患者多,周转快,病情隐蔽,因治疗操作大多都在患者口腔内进行,许多经血液、唾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开放性肺结核、梅毒、艾滋病病毒等,均可通过唾液或血液直接传播给护士,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器械、飞溅到皮肤粘膜上的涎液和血液及气雾中的微生物间接传播。重点介绍以下四种常见疾病及暴露途径。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常见疾病及暴露途径 AIDS患者缺乏免疫力,易患全身系统疾病,也可波及口腔出现相应损害而到口腔科就诊。 临床表现 暴露途径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研究报道表明,口腔科医护人员HBV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的医护人员。 暴露途径 HCV是一种RNA病毒,可以经过受损皮肤、粘膜等途径传播。 医护人员被带有HCV血液的针头刺伤引起感染的发生率可能为10%。另外,50%的急性或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色涎液中带有HCV-RNA。 结核杆菌属于分支杆菌。 在口腔科,结核菌的主要暴露途径是: 高速涡轮机旋转时产生的气溶胶中含病原微生物经呼吸道吸入。结核病传染给口腔科医护人员的危险性很大,尤其是活动期的肺结核及未被发现者。 艾滋病(AIDS)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肺结核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1.AIDS在口腔的临床表现 AIDS在口腔的临床表现 病毒感染症状:常见为毛状粘膜白斑(HL),单纯疱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疣、乳头状瘤等。HL主要见于舌背和舌腹,以舌缘为最典型,呈白色肋骨状弧形排列,与舌体长轴相垂直,可以认为是AIDS发病的早期和特殊表现; 细菌性感染症状:以反复发作的牙周炎最为常见,与普通牙周炎不同的是前者迅速破坏牙龈及牙槽骨而导致牙根暴露、牙齿脱落、死骨形成等,故可认为快速发展的进行性牙周炎是HIV的重要临床标志。另外,11%的患者可发生坏死性牙龈炎; 念珠菌感染症状:HIV感染者口腔发生念珠菌病的占61%。临床可分为三类,即假膜性(雪口)、红斑性(发生在腭部及舌,乳头萎缩)和口角炎; HIV涎腺症状:无论成人及儿童,均为一侧或双侧腮腺囊性病变性肿大及口干; 持久性弥漫性淋巴腺病:是HIV感染慢性病的重要体征。 AIDS的口腔病变往往是AIDS的先兆表现或首发症状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2.AIDS的暴露途径 AIDS在口腔的临床表现 AIDS的一般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 血液或血液制品及母婴传播。 AIDS在口腔的暴露途径 直接传播(通过接触患者的血液、涎液); 间接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器械、飞溅到皮肤或粘膜上的血液或涎液以及气雾中的微生物。) ……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2.乙肝病毒在口腔中的暴露途径 1.乙型肝炎患者的牙龈往往有炎症,在治疗过程中其涎液、血液、龈沟液等含病毒的传染物质直接污染了口腔诊疗环境。据报道,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涎液中HBsAg和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50%—98%和18%—32%,有些HBsAg阳性患者的龈沟液中的HBsAg检查率可达25%—95%; 2.含有HBV的血清误伤直接污染医护人员:口腔科的锐利器械很多,包括被血液或涎液污染的凿子、钻针等,而且口腔科局部麻醉的情况也很多,因此增加了意外伤害的概率。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或体液,感染率为6%—30%。 有学者对HIV、HBV在口腔临床的传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HBV在口腔医疗中感染的可能性大于HIV的57倍,说明HBV在口腔临床的传播危险大大高于HIV。 本文档共24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六\1点0分 2. 化学性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害因素 (1)戊二醛:戊二醛是口腔科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属于高效灭菌剂,能有效杀灭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但戊二醛本身也会对皮肤、粘膜有轻微的刺激性,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等疾病。 (2)麻醉剂:会造成不良妊娠、肝肾疾病。 (3)汞:汞是口腔科常用的材料,是一种银白色、不稳定、极易挥发的金属。汞在17°C可蒸发,蒸发速度与温度呈正比,且能随气流移动,吸附力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细节演示文稿.ppt
- 聚乙二醇干扰素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演示文稿.ppt
- 常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课件.ppt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标准差.ppt
- 李小冬化验指标临床意义.ppt
-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演示文稿.ppt
- 演示文稿阴离子间隙的临床价值刘东兴.ppt
-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详解演示文稿.ppt
- 精选甲状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讲义.ppt
-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复习课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pptx
- 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pdf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小专题(三)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x
- 专题02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点(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多样的复调(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 1.5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第3课《制陶》课件+2025-2026学年辽海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9.2 把握适度原则 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25秋同步导学化学九下粤教科学版教学资源9.4 化学与健康.docx
- 专题2 物质的变化-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2024).pptx
- 15小虾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