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7.140.10
CCS X 55
DB5115
四 川 省 ( 宜 宾 市 ) 地 方 标 准
DB 5115/T 59—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鹿鸣贡茶生产技术规范
2020-11-27 发布
2020-11-30 实施
宜 宾 市 市场监 督 管理局 发 布
I
DB5115/T 59—2020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 2
5 自然环境 2
6 茶园种植技术要求和鲜叶采摘 3
7 生产要求 3
8 加工工艺 4
9 质量要求 4
10 试验方法 4
11 检验规则 4
12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4
13 附录 A 5
II
DB5115/T 59—2020
前 言
2018 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 33 号公告(2018 年 3 月 23 日),批准 “鹿鸣贡茶 ”为国家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为保护鹿鸣贡茶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特色,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 制定本文件作为组织生产、检验的依据。
本文件参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要求, 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珙县农业农村局、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珙县农业农村局、四川省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陈世敏、陈兴强、霍明、杨华堂、段萍、孙蕊、夏利军。
III
DB5115/T 59—2020
引 言
鹿鸣贡茶,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鹿鸣贡茶 ”系列产品有贡茶、翠芽、雾芽、毛峰和野生绿茶等;形条紧实匀整,色泽灰绿如霜,汤 色黄绿明亮,味浓纯正鲜爽,“鹿鸣贡茶 ”具有高山茶独特的风格,干茶清香,茶汤入口鲜爽醇厚,回 味甘甜。
但是随着鹿鸣贡茶的不断发展,种植技术标准低,病虫害防治、管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逐步凸显, 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妥善解决目前鹿鸣贡茶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产业不断提升发展, 亟需制定相应标准予以规范指导。
1
DB5115/T 59—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鹿鸣贡茶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鹿鸣贡茶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 范围、 自然环境、茶树种植技术、生产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 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鹿鸣贡茶的生产、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4456.1 绿茶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GB/T 1448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鹿鸣贡茶
四川省珙县境内海拔 500m-1200m 区间的茶园,采摘的芽叶为原料,按鹿鸣贡茶的工艺制作而成,具 有“芽叶匀齐完整、叶底嫩绿明亮、嫩栗香气浓郁、汤色绿艳明亮、滋味鲜爽醇厚 ”的绿茶产品。
3.2 提手采
用右手大拇指尖与食指的前半部夹住所采芽叶的部位,将芽叶轻轻摘下。
3.3 工艺流程
3.3.1 摊晾
将鲜叶放在专用设施上,促进鲜叶失水和内含物转化的过程。
3.3.2 杀青
采用滚筒杀青机、蒸汽杀青机、风热杀青机、微波杀青机、远红外杀青机,叶温应在 30 秒内上升 到 80℃以上,适时排气,以杀透杀匀,无红梗红叶,无焦边和爆点,杀青叶变为暗绿,叶质柔软,显 清香,含水量降至 55%-62%。
2
DB5115/T 59—2020
3.3.3 摊凉
茶叶加工工序“杀青 ”、“做形 ”、“干燥 ”后冷却的过程。
3.3.4 烘二青
采用电热式名茶烘焙机、电热式或燃气热链式烘干机,温度 130℃-1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115T42-2020绿色院落建设指南.docx
- DB5115T47-2020筠连椒麻鸡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5115T49-2020地理标志产品 宜宾芽菜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5115T50-2020地理标志产品 合什手工面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5115T50-2020地理标志产品 合什手工面生产技术规范.pdf
- DB5115T57-2020地理标志产品 江安黑山羊饲养和屠宰技术规范.docx
- DB5115T61-2020地理标志产品 屏山白魔芋种植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5115T62-2020地理标志产品 兴文方竹笋种植和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5115T66-2020地理标志产品 羊田粉条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5115T69-2020地理标志产品 宜宾大头菜生产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