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docxVIP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 氨基乙醇钠是第二代氨基乙醇钠的抗生素,对氨基乙醇钠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但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产生头孢呋辛钠耐药菌,并且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近年已有关于头孢呋辛钠结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显著提高对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抗菌活性的报道,但鲜有其体内抗菌相关研究。 为寻找新的抗耐药菌制剂,本实验测定不同配比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1:1、2:1、4:1、8:1)复方制剂对感染了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1938)、大肠埃希菌(3183)和铜绿假单胞菌(shiy-30)小鼠的治疗作用,旨在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酶抑制剂他唑巴坦钠这一新的抗菌药作临床前药效学的评价,以寻找最佳配比组方。 1 试验材料 1.1 药品、制剂与仪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规格:1.0 g/瓶,批号:2010604,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1:1、2:1、4:1、8:1,规格分别为0.5、0.75、0.75、0.9 g/瓶,分别含头孢呋辛0.25、0.5、0.6、0.8 g,他唑巴坦钠0.25、0.25、0.15、0.1 g,批号分别为2010628、010629、010630、010631,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菌必治(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规格:1.5g/瓶,含头孢曲松钠1.0 g,舒巴坦钠0.5 g,中国药科大学威尔曼国际新药开发中心湘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9204)。 1.2 动物 SPF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 g,雌雄各半[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质量合格证号:No0062279号]。 1.3 菌株分离和培养 产酶细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38)、大肠埃希菌(3183)和铜绿假单胞菌(shiy-30),均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分离、提供。 1.4 保护剂 干酵母(市售商品,广东省遂溪县制药厂)。 2 方法 2.1 小鼠体内保护试验总感染量测定 将受试菌于37℃营养肉汤内培养18 h后,用5%干酵母液进行倍比稀释。取小鼠腹腔注射稀释菌液,0.5 mL/只,感染后观察14 d,记录小鼠死亡数,以引起小鼠100%死亡的最低菌量为最小致死菌量(MLD),用该菌量作为体内保护试验的感染菌量。1 MLD的量分别为3.2×105、9.0×103、4.5×104cfu/只。 2.2 单次注射1.4次感染模型 取“2.1”项下制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孢菌液,小鼠腹腔注射1 MLD的量,菌液体积为0.5m L/只,造成感染模型。 2.3 内部保护实验 2.3.1 体内保护实验 取SPF级小鼠210只,分别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每个实验按体重、性别随机分组,分为头孢呋辛钠组、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不同配比(1:1、2:1、4:1、8:1)组、新菌必治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7组,每组10只。 2.3.2 受试液浓度的确定 小鼠试验前18 h禁食不禁水,在预试验基础上,选取1:0.8为剂量比,按等比系列稀释法用注射用水溶解后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受试药液。每种受试药物设5个剂量组,按“2.2”项下方法感染后即刻和6 h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受试药液(0.4 mL/只),连续观察7 d,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情况,并对死亡小鼠进行肉眼尸检。用Bliss法计算各受试药物的ED50值及95%可信限(结果见表1~3)。 3 细菌感染后皮下注射的疗效 如表1所示,小鼠腹腔注射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1938)感染后,皮下注射不同配比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1:1、2:1、4:1、8:1),其ED50值分别为185.0、160.0、150.5、190.6 mg·kg-1,比单组分头孢呋辛钠分别低2.8、3.3、3.5、2.7倍,但较新菌必治稍高;其中2:1、4:1配比的疗效相近,略优于1:1、8:1。 由表2可知,小鼠腹腔注射产酶大肠埃希菌(3183)感染后,皮下注射不同配比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1:1、2:1、4:1、8:1),其ED50值分别为3.2、3.3、2.8、3.3 mg·kg-1,比单组分头孢呋辛分别低11.6、11.2、13.2、11.2倍,优于新菌必治;其中4:1配比的疗效略优于1:1、2:1、8:1。 由表3可知,小鼠腹腔注射产酶铜绿假单胞菌(shiy-30)感染后,皮下注射不同配比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1:1、2:1、4:1、8:1),其ED50值分别为4.6、3.9、4.0、5.2 mg·kg-1,比单组分头孢呋辛分别低11.1、13.1、12.8、9.8倍,抗菌效果明显优于新菌必治;其中2:1

文档评论(0)

134****3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