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提睾反射: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 1~ 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多或少、老年人及局部病变 (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 4、跖反射: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生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側,由足跟向前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拇趾侧。正常反应:为足趾屈曲(即Babiski征阴性)。反射消失:为骶髓1-2节病损。 二 . 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 反射程度分为为以下几级: (-):反射消失. (+):反射减弱,无相应关节活动, (++):正常反射,有相应关节活动, (+++):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病性, (++++):反射亢进,伴有非持续性阵挛, (+++++):反射明显亢进伴有持续性阵挛. 1、肱二头肌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 C5-6 2、肱三头肌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 C6~7 3、桡骨骨膜反射:医生左手轻托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实。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 ,屈肘。反射中枢: C5~6 4、膝反射: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驰,自然悬垂。卧位时医师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两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 有些病人精神过于紧张、反射引不出,可嘱病人双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反射中枢:L2-4。 5、跟腱反射:方法:仰卧、髋、膝关节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医生用左手托病人足掌,使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 S1~2 6、阵挛: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如:踝阵挛、髌阵挛。 深反射的临床意义 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如未梢神经炎、神经根炎及脊髓前角灰质炎可使反射弧遭受。 三、病理反射 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骨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足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 1岁半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人出现为病理反射。病理反射提示锥体束损害,见于脑血管病、脑炎 、肿瘤等。 神经系统检查 (二) 包括:*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功能检查;*生理、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高级神经功能活动:*意识(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浅 昏迷、深昏迷)、*思维、*语言(失语:感觉性失语、运动性 失语、混合性失语等)、*定向力(时间、地点、人物)、*记忆力、*计算力100-7=?93-7=?…… 颅神经检查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完。 二、运动功能检查包括:步态、肌容、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 (一)步态:常见的病理步态有:痉挛步态—见于脑血管病;慌张步态—见于帕金森氏病;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病变;跨域步态—见于腓肠神经麻痹;鸭步—见于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二)肌容积(三)肌力 0级 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活动。Ⅱ级 可见肢体活动,不能抗地心引力。Ⅲ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引力,不能抗外力。表现为肢体能抬离 床面。Ⅳ级 肢体能对抗部分外界阻力。Ⅴ级 完全正常。 瘫痪是指肌肉的收缩无力至完全不能。根据其无力程度分为1、不完全性瘫痪(轻瘫、肌力检查为1-4度)。2、完全性瘫痪(肌力为0度)。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痉挛性瘫亦称硬瘫,特点是:①瘫痪范围较广泛。②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瘫。但急性期(休克期)肌张力低下,呈弛缓性瘫。③腱反射亢进。④病理反射阳性。⑤除久病后瘫痪肢体呈废用性萎缩外,无肌肉萎缩。⑥电检测无变性反应。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又称周围性瘫、亦称软瘫。其特点是:①瘫痪多较局限。②肢体肌张力减低,呈现弛缓性瘫痪。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④不出现病理反射。⑤肌肉萎缩明显。⑥电检测呈变性反应。 瘫痪的定位可根据临床上肢体瘫痪的部位和范围分为:1、单瘫:指一个肢体或一个肢体的某一部分的瘫痪,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脊神经前根病变、神经丛损害等。 2、偏瘫:多见于脑血管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金应知应会专项考试复习测试题.doc VIP
-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课件.pptx VIP
-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docx VIP
- 矿用本安型无线网络摄像仪使用说明书.doc VIP
- 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pdf VIP
- 足球中的物理知识PPT课件.pptx VIP
- 新人教版(2022新课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Stater Unit1 第一课时.pptx
-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PPT大纲.pptx VIP
- KDW127-12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使用说明书资料.pdf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第2框《滋养心灵》教学课件(2024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