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MATERIALSAFETYDATASHEE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告知牌
LNG(液化天然气)
第一节化学产品及企业标识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简称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液化天然气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
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热量大。
第二节危险组分及性状
产品外观:无色无味液体
说明:混合物
主要用途:燃料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NO
甲烷
96%
74-82-8
乙烷
74-84-0
丙烷
74-98-6
组成
C1
C2
C3
I-C4
n-C4
I-C5
n-C5
N2
轻组分
99.80
0.07
0.00
0.00
0.00
0.00
0.00
0.13
LNG组成表
设计组分
91.46
4.74
2.59
0.57
0.54
0.01
0.00
0.09
重组分
86.20
8.47
3.94
0.70
0.65
0.02
0.00
0.02
第三节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机体。
MATERIALSAFETYDATASHEE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告知牌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窒息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含氧量14-21%(V),呼吸、脉搏加快,并伴有肌肉抽搐;
2)含氧量10-14%(V),出现幻觉、易疲劳,对疼痛反应迟钝;
3)含氧量6-10%(V),出现恶心、呕吐、昏倒,永久性脑损伤;
4)含氧量低于6%(V),出现痉挛、呼吸停止,死亡。
因此,当发生泄漏事故,出现高浓度天然气、氮气环境时,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方可进入,以防发生不测。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第四节急救措施
吸入: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皮肤接触:瞬间接触LNG不会对裸露的皮肤产生损害,但是,如果时间延长就会导致严重的冻伤和肌肉组织的损害。不慎接触到液体:应马上浸入微温水中(105F—115F;41℃一46℃)温度过高会造成烫伤。不要用热水洗,马上就医。在恢复体温之前或之后,不可用手去揉搓冻伤的部分。如果是大面积的冻伤,需要在用温水冲洗的同时脱去衣物,保持一定温度放松身体,马上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使用洗眼器清洗,就医。
医生须知:针对病人的不同反应,采用措施及时控制病情。
第五节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救火首要的目标是阻止火势的蔓延,灭火人员应着防火保护服。救火设备应包括干化学药粉(干粉灭火器)、高膨胀率泡沫灭火器及其它系统
第六节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MATERIALSAFETYDATASHEE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告知牌
第七节操作处置及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课件:《保护生物多样性》课件.pptx
- 六下道德与法治6.探访古代文明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docx
- SHT 3022-201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标准.pdf
- ASTM D 2196-18 旋转粘度计(Brookfield型)测定非牛顿材料的流变性质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VIP
- 2024年软考-中级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docx VIP
- 环卫工人安全培训.pptx VIP
- 2024年伊犁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docx VIP
- Abaqus最全、最经典中文培训教程.pptx
- 福建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形考1-3答案.pdf
- 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