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墙头马上》对《井底引银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摘要: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改编于唐代白居易的诗作《井底引银瓶》,但是两部作品存在着较大差异,都有各自的时代烙印。白朴将白居易的诗创作成一部生动的杂剧作品,在继承诗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一种反抗礼教的思想倾向,体现出特有的时代精神和问题特点,成为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白朴;白居易;《墙头马上》;《井底引银瓶》;发展
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改编于唐代白居易的诗作《井底引银瓶》,发展了一段深刻的爱情故事,但是两部作品存在着较大差异,都有各自的时代烙印。白朴将白居易的诗创作成一部生动的杂剧作品,在继承诗歌基本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又有了长足发展。《墙头马上》塑造了性格鲜明的男女主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反抗礼教的思想倾向,体现出特有的时代精神和问题特点,成为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井底引银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中的一首爱情悲剧诗,是一首遭封建礼教欺压迫害的女子的怨歌。由于这对青年男女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结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爱情悲剧[1]。原诗序:“止淫奔也。”诗的最后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是为了劝诫少女们不要未经父母允许便与情人私奔,最后使自己落得有家不可归的下场。带有一定的说教劝诫意义,是维护封建礼教的表现。《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杂剧作品,通过描述李千金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礼教。通过对裴李爱情故事的曲折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青年追求理想爱情与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倾向。
白居易和白朴都是封建文人,虽然他们的思想有进步的一面,但受时代的限制,思想上的限制是难免的。《井底引银瓶》的小序“止淫奔”就表现出作者维护封建礼教的意图。白居易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也吸取释、道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了白居易终生所遵循的信条。[2]白朴也受到封建门第观、读书求官意识影响。最后的“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荷着万万岁当今圣明主!”表现出白朴的忠君思想。剧作中设定,裴李二人早有婚约,“原有婚议”,削弱了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意义。剧中一再强调李千金出身于官宦人家,也反映出作者的门第观念。这些可说是白朴消极思想的间接反映,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两人在维护封建意识形态上的共同处。
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井底引银瓶》具有浓厚的封建卫道和说教色彩,他主观上同情妇女的遭遇,但是又维护封建礼教。他认为要避免这种不幸,就要“止淫奔”,他在主观意向上还是维护封建礼教。小序“止淫奔”就是全书的主旨,特别是那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是对封建伦理纲常的维护[3]。而《墙头马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倾向。白朴反用白居易原诗的主旨,支持李千金为爱私奔的行为,充分的肯定了男女追求理想爱情婚姻的合理性。“只要姻缘天配合,何必区区结彩楼”,这是对封建伦理纲常的正面挑战,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传统的反抗。白朴的思想,是对《井底引银瓶》中思想的发展提升,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識。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唐朝国力衰退的时期。唐代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兼收并蓄。各种思想和学派同流,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并存。到中唐时期,重整儒家思想成为文人们的使命,白居易作为其中一员自然不例外。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则以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指导思想。当时的文学潮流也是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白居易认为人的行为应该以经典为标准,并且批判了当时很多背离经典的行为。他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不能离开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起草的制诏,目的是为了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来维持封建秩序。《井底引银瓶》就体现出这种维护封建礼教的思想倾向,也就带有浓厚的劝诫说教意味。它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的认可,是对“始乱终弃”的婚姻风尚的认同,这些都是重整儒风和维护封建礼教的表现。
元代与中唐相比,社会有了巨大变化。市民阶层壮大,勾栏瓦肆兴起,元杂剧被文人所亲睐。由于元杂剧要适应市民阶层的爱好,所以显现出俗化倾向。元朝是外族统治,当时的统治阶级对汉族文人实行高压政策,汉族文人的地位低下,仕途无望。“门第卑微”“职位不振”促使文人们借用杂剧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当时的文化政策宽松,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白朴幼年时蒙古军入侵,国破家亡的经历,使他痛恨统治阶级。他一生不屑于为官,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遍游山水,见多识广,他对人间的冷暖百态,都有清醒的认识。这使得他能用犀利的笔锋,揭露统治阶级的黑暗。他的《墙头马上》一改“男尊女卑”的传统,女主人公李千金大胆泼辣,敢于反抗,占据着主导地位。男主人公裴少俊没有主见,对封建礼教妥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