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美国的新发展.docxVIP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美国的新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美国的新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繁荣使心理学领域对传统心理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开发和应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探索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在维护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建立自身的积极力量来有效维护和促进健康。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不同,它要求心理学家应该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致力于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一、积极人格特质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地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提倡心理学要研究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积极力量。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一是主观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满足、安宁、希望、乐观和福乐等,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特别是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包括智慧、勇气、仁慈、感激等24种人格力量,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三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品质。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兴起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理性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但它并不是要把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排挤出心理学的阵营,积极心理学本身只是对病理性心理学的一种补充。这种补充的最大意义在于使心理学的功能变得更完善,心理学本身也因此而变得更平衡。有人曾在网上对1887至2000年间就有关心理学文章的内容摘要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关于生气(anger)的文章有8072篇,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文章有70856篇;而在同一时期关于高兴(joy)的文章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文章有2958篇、关于生活满意(lifesatisfaction)的文章有5701篇,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比约为14∶1。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及它们的形成机制,其核心是强调心理学应更多关注人积极方面的内容。因为人类的积极品质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不仅可以预防消极品质,还可以提高人类的身心健康。

二、在心理方面,注重消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高校心理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都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似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心理问题。在这种消极心理学模式下,教师常常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发展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才得到关注和帮助,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应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职能,使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陷入了被动和片面。

(二)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危机干预

消极心理学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广大的普通学生身上。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以是否有心理问题去看待学生。在理论研究上,他们关注的主题主要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正方法,对有自杀倾向的个体的危机干预也颇受重视;在教育实践上,他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在咨询室里为自我感觉不适而主动上门求助的学生提供咨询;对个别问题较严重但却不愿主动寻求帮助的个体启动危机干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讲座、现场咨询以及心理自助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这三项工作中的前两项都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的,即便是针对广大普通学生的第三项工作,讲座和宣传的主题也更多的是如何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如何消除负面情绪等。这种教育实践的偏颇,导致了大多数普通学生除了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外,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除了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外,基本上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虽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学生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生人格发展问题、意志力培养、情绪调节、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的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