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实施方案2.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实施方案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农技人员固农”的战略要求,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培育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为导向,以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为重点,分产业、分类型培育一批高素质农牧民队伍,激活农村农牧民自身创造活力,提高兴业能力,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培育高素质农牧民作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分层分类培育高素质农牧民,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农村牧区持续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

二、培训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全面理解我国农牧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通过专题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确立学员新时代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提升农牧民产业提质增效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培训原则

(一)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二)目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五)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六)集中脱产培训与个人提高相结合原则。

(七)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八)技能实践与创业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四、培训内容

产业发展带头人(蚕豆种植和马铃薯良种繁育各1个班)。蚕豆种植培训班:保障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方面设置:蚕豆的病虫害防治和提质、防灾减损等全生产周期技术技能。关键环节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设置:金融担保、耕地保护、绿色种植和科学施肥、电商和直播、蚕豆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方面设置: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乡村治理建设等。马铃薯良种繁育培训班:保障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方面设置: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和提质、防灾减损等全生产周期技术技能。关键环节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设置:马铃薯良种繁育、金融担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种植和科学施肥、电商和直播、马铃薯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马铃薯产地仓储技术。服务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方面设置: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法律基础与农村法规、乡村治理建设等。

五、培训对象

精准遴选培育对象。通过向各乡(镇、街道)政府发送农民教育培训学员遴选确定函、乡镇政府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培训对象,确保培育对象精准。同时,聚焦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摸清区域内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管理和技术人员需求和人数。统筹安排年龄在16至60周岁符合条件的、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牧民为培育对象。

六、培训课时

集中理论培训时间为5天40学时,现场观摩学习8天64学时,跟踪服务2天16个学时。

七、培训人数

本包共培训100人。

八、课程设置

具体按照培训大纲及培训计划表的内容进行培训。

九、培训形式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农牧民需求,按照《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规范》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细化课程、学时、形式、师资、教材、基地安排,明确教学组织、学员管理、实习实训、考核评价要求做到一班计划一小结。根据培训目标和不同课程要求,以课程内容为核心,遵循成人学习规律和特点,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并举,教师授课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现场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灵活采取互动式、案例法、角色扮演法等,通过参与式教学增强培训吸引力,让参训者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实现自主、理性参与学习,丰富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训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跟踪服务、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课堂教学。以团队建设、集中授课、典型介绍、案例教学、项目路演、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应确保优质教学资源进课堂,确保授课教师专业领域与授课主题相符,鼓励采取参与式教学方式。

2、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到实习实践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现场观摩、实地体验、动手操作、现场交流、模拟教学、孵化指导。现场教学应遵循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选用产业相近、发展领先的基地或场所,配好实训教辅人员,明确现场教学目标要求,完善实践教学流程。

3、跟踪服务。为培训对象持续提供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依托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师资库,组建跟踪服务团队,对学员创业兴业过程中的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和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支持平台,为学员提供远程学习、信息推送、沟通交流等服务。建立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服务长效机制,依托农技推广体系等公益性社会化服务

文档评论(0)

专注各类项目的标书及可研编制,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