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爆发.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爆发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人类历史上首次的正义战争,最终以世界人民的胜利结束。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终于结束了。胜利是值得庆幸的,但这次大战所造成的危害却是磬竹难书。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呢?反思这一问题,结论当然首归于资本主义世界所固有的矛盾,因“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P324其次就是英法政府大搞的绥靖政策,最终使人类蒙受或提早蒙受了空前的战争浩劫。上述回答似乎已成定论,长期以来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事实上,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远非这些。1939年8月23日苏联、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实质意义并不逊于英法政府的绥靖政策,人们不应忽视它。如果说英法推行的姑息妥协政策为法西斯的侵略战争铺平了道路的话,那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则直接成了二战爆发的催化剂。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一眼就可看出,如果希特勒想在欧洲发动一场全面战,那么战略上它就有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危险。因其东面有庞大的苏联,西面有强盛的英法。这一难关,无论是19世纪的俾斯麦如何处心积虑地利用外交手腕,还是一战中威廉二世速战速决的战略部署,其结果均未将其渡过。不幸的是,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八大上的政治报告,却使希特勒嗅出了解决之道。斯大林在讲话中,在批评西方民主国家绥靖政策的同时,又公然申明:苏联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们卷入冲突中去。”P220斯大林的报告让希特勒倍受鼓舞,于是他急令外长里宾特洛甫指示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对苏采取新路线。并要他向莫洛托夫表明,德苏之间在政治上没有利害冲突,是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候了。

1939年7月26日,德国向苏联提交了一份苏德合作计划,并保证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和远东的整个领域内”尊重苏联的利益。8月10日德方告知苏联驻德国代办,只有在战争爆发前缔结苏德协定,苏联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8月20日晚,希特勒致电斯大林,要求允许里宾特洛甫访问苏联商讨签约事宜。利令智昏的斯大林当即立断,马上作出反应,接受了德国的建议。1939年8月23日,两国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束缚了国土辽阔、军事力量强大和反侵略决心坚定的苏联,使德国摆脱两线作战困境的梦想得以成真。这怎不叫希特勒欣喜若狂,于是他得意忘形地对墨索里尼说:“我可以告诉你,领袖,有了这些规定,俄国的善意态度已有确实的保证,尤其重要的是,现在如果发生冲突,就不会有罗马尼亚方面来的任何攻击的可能了。”P3同时他还确信在这一凌厉打击之下,英法政府必将倒台,“在世界政治中一个全新的局面已经产生了,这必须看作是轴心国家所得到的最大收获。”P855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1939年8月23日,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欧洲历史上最具有灾难性的文件之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发动了第二世界大战。”P586事实的确如此。

多少年来,人们受苏联中心论观点的影响,对《苏联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一直持同情和肯定态度,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勤·贝内特就认为,“斯大林这样做,就是回到古老的俄国的争取喘息时间政策上来。1807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提尔西特对付拿破仑时曾用过这一政策;一百一十年后,列宁在谈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时也用过这个政策。1939年,俄国还没有充分准备以抵挡德国的军事力量,它需要时间弥补军备规划中的差距。”P431但事实证明: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为的是要减少强盗所能加于的祸害,以便后来容易捕获和枪毙强盗”P194;而斯大林在1939年想要做的就不是这些了。1939年夏,战争一触既发,此时能阻止和推动战争爆发的关键人物就是斯大林。当希特勒于1939年3月违反慕尼黑协定进军布拉格和紧接着要求把但泽和波兰走廊并入第三帝国版图时,英国和法国政府达成协议:即使冒战争危险,也要制止希特勒的得寸进尺。这是两个西方国家自希特勒就职以来第一次认真考虑要用战争来对付第三帝国。“它们同显然已受到德国直接进攻威胁的波兰签订了互助条约,保证罗马尼亚和希腊的安全,并派出外交和军事使团去莫斯科,同苏联一起组织联合行动,抗击对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独立施加的威胁。”P586此时的世界,法西斯侵略集团同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是与英法合作还是与希特勒结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应是心知肚明的。遗憾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它背叛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以自己的利害得失为制衡点。当英法苏关于缔结互助条约以及后来的关于缔结军事公约的谈判陷于僵局,特别是当希特勒忍痛割爱,满足“议定书”中苏联所提出的苛刻条件——即同意德苏两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