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VIP

《书愤》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夜卧榻惊坐起,满腔赤诚寄家国”。有这样一个人,他心中所想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梦中所做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甚至弥留之际的殷殷嘱托都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南宋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陆游经历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愤》。;书愤;1.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知人论世,把握“愤”的内涵和根源,感受陆游的

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鉴赏诗歌,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上过前线作战,一贯主张抗金,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年退居家乡,嘉定二年(1210),85岁的陆游含恨离世。;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当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一再遭受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理解内容,朗读诗歌;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翻译诗歌,总结“书”的内容。;这一篇《出师表》真是名显于世,

千载以来谁能够与诸葛亮相比肩!;2.知人论世,总结“愤”的内涵。;①忧愤国家;根源:南宋朝廷“主和派”,

是阻挠收复失地的绊脚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满江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鉴赏诗歌,品味手法;3.结合诗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①对比

诗人自身的对比,昔日豪气壮举和如今年迈衰颓的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

理想与现??的对比,理想“塞上长城”与现实“镜中衰鬓”对比。;③用典

诗人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的志向,以典言志,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列锦:指在古典诗句中,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反馈训练,超越自我;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东汉范滂,字孟博。《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枕上作”统领全诗,整首诗四联分别描写了诗人夜不成寐所听所见与所思。

B.颔联将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作对比,从听觉角度刻画了诗人的静夜不寐。

C.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人生与心理历程。

D.首联的“一室幽幽”和颔联的“孤灯无焰”描写了内室的幽暗,表现深夜的凄清。

;2.有人认为此诗与《书愤》抒发的情感迥异,你赞同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书愤》之“愤”,

愤中含忧,

愤中寓壮,

愤中有报国之义。;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若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