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框架下的历史反思——《隋唐演义》中的“再世姻缘”及其意义.docVIP

因果框架下的历史反思——《隋唐演义》中的“再世姻缘”及其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果框架下的历史反思——《隋唐演义》中的“再世姻缘”及其意义

《隋唐演义》是隋唐历史题材创作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隋唐系列小说的代表作。该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再世姻缘”为线索,将从隋炀帝到唐玄宗近二百年的史事连接起来,艺术地再现了隋、唐两朝兴衰的历史。长期以来,学者对此书的评价不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再世因缘”问题的认识。如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编撰的《中国小说史稿》说:“由于作者旨趣只是介绍宫廷艳史、帝王逸事,宣扬一些迷信宿命思想和封建伦理观点,……所以价值不大。”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把历史事件予以轮回报应的阐释,大肆宣传迷信落后观念,以及穿插一些不必要的爱情描写,都使这部小说减色不少。”②张炯等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志》说:《隋唐演义》“把历史事件予以轮回报应的阐释,大事宣传迷信落后观念,更显下乘。”③马积高、黄钧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认为:“由于作者思想水平的限制,对历史本质缺乏认识,单纯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渲染,客观上流露出对糜烂生活的津津乐道。加上封建正统思想、因果轮回观念的宣扬,使得这部作品成就不高。”④由此可见,对“再世姻缘”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了对此书价值的评判。那么,褚人获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在作品中有何作用?其意义何在?本文想就此略加探讨。

就创作方式而言,《隋唐演义》是一部典型的“累积”型小说,在它之前,不仅出现了众多关于隋、唐两朝的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而且还产生了一批以这段历史为题材的通俗小说,褚人获的创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⑤。在《隋唐演义序》中,褚人获对该书的编创情况作了这样的交待:

《隋唐志传》,创自罗氏,纂辑于林氏,可谓善矣。然始于隋宫剪采,则前多阙略,厥后铺缀唐季一二事,又零星不联属,观者犹有议焉。昔萚庵袁先生曾示予所藏《逸史》,载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再世因缘事,殊新异可喜。因与商酌,编入本传,以为一部之始终关目。合之《遗文》、《艳史》,而始广其事,极之穷幽仙证,而已竟其局。其间阙略者补之,零星者删之,更采当时奇趣雅韵之事点染之,汇成一集,颇改旧观。⑥

由此可见,褚人获所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借用了《逸史》所载的“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再世因缘事”,并将它作为全书的“始终关目”。

“再世因缘”的故事首见于小说第三十五回。朱贵儿深得隋炀帝宠爱,她为此感激不尽,在隋炀帝病危时,她不仅“虔诚叩祷”,还效仿“割骨疗亲”故事,从自己臂上割下一块肉放在药中给隋炀帝服下,炀帝竟因此获救。隋炀帝知道此事后深受感动,于是对天盟誓要与朱贵儿结“来生夫妇”。书中写道:

炀帝见他说得激烈,也就落下几点泪来道:“美人,你既如此忠贞明义,朕愿与你结一来生夫妇。”就指天设誓道:“大隋天子杨广与美人贵儿朱氏,情深契爱,星月为证,誓愿来生结为夫妇,以了情缘。如若背盟,甘不为人,沉埋泉壤。”朱贵儿见炀帝立誓,慌忙跳下马来俯伏在地,听见誓完,对天告道:“皇天在上,朱贵儿来生若不与大隋天子同荐衾枕,誓愿甘守幽魂,不睹天日。”

这桩誓愿在第六十八回有了回应。唐太宗“入冥”,目睹了朱贵儿和隋炀帝的“证前盟”:

见一对青衣童子执着幢幡宝盖,笑嘻嘻的引着一个后生皇帝,后面随着十余个纱帽红袍的,两个官吏随着。崔珏叫道:“张寅翁,这一宗是什么人?”那官吏说道:“是隋炀帝的宫女朱贵儿,他生前忠烈,骂贼而死,曾与杨广马上定盟,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后面这些是从亡的袁宝儿、花伴鸿、谢天然、姜月仙、梁莹娘、薛南哥、吴绛仙、妥娘、杳娘、月宾等。朱贵儿做了皇帝,那些人就是他的臣子。如今送到玉霄宫去修真一纪,然后降生王家。”……又见两个鬼卒,引着一个垂头丧气的炀帝出来,后面跟着三四个黑脸凶神。崔珏又问跟出来的鬼吏押他到那里去。那鬼吏答道:“带他到转轮殿去,有弑父弑兄一案未结,要在畜生道中受报。待四十年中,洗心改过,然后降生阳世,改形不改姓,仍到杨家为女,与朱贵儿完马上之盟。”崔珏问道:“为何顶上白绫还未除去?”鬼吏道:“他日后托生帝后,受用二十余年,仍要如此结局。”

朱、杨二人转世为何人?作者在这里没有明言,只是借崔珏之口表明,昏君隋炀帝之后要转世为后妃,主要原因是要“完贵儿盟言”。

在小说第一百回,由仙人张果出面,最终揭示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前因后果”,总的来看,所谓的“再世姻缘”包涵了这样几层因果关系:

上皇宿世乃元始孔升真人,与我辈原是同道。只因于太极宫中听讲,不合与蕊珠宫女相视而笑,犯下戒律,谪堕尘凡,罚作女身为帝王嫔妃,即隋宫中朱贵儿是也。贵儿再世,便是大唐开元天子了。

炀帝前生乃终南山一个怪鼠,因窃食了九华宫皇甫真君的丹药,被真君缚于石室中一千三百年。他在石室潜心静修,立志欲作人身,享人间富贵。那孔升真人偶过九华宫,知怪鼠被缚多年,怜他潜修已久,力劝皇甫真君暂放他往生人世,享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