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臧哀伯谏纳郜鼎1.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臧哀伯谏纳郜鼎》《古文观止》阅读

夏,四月,取郜(gào)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sè)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zī)食(sì)不凿(zuò),昭其俭也。衮(gǔn)、冕()、黻(fú)、珽(tǐng),带、裳、幅(bī)、舄(xì),衡、紞(dǎn)、纮(hóng)、綖(yán),昭其度也。藻率(lǜ)、鞞(bǐng)、鞛(běng),鞶(pán)、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bǐng)、黻(běng),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yáng)、鸾(luán)、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qí)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jiàng)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luò)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注音及重点字词

相关资料《臧哀伯谏纳郜鼎》选自《左传·桓公二年》。前710年的春天,宋国太宰华父督杀死司马孔父嘉,并占有了孔父嘉“美而艳”的妻子。宋殇公为此很生气,华父督害怕,就干脆把殇公也杀了,另立宋庄公。华父督为了取得各诸侯国对此事的默认,先后对齐、陈、郑、鲁等国进行贿赂。(礼崩乐坏)鲁桓公接受了宋国送给的郜鼎,并把它安放在太庙里。鲁国大夫臧哀伯认为这样做“非礼”,会导致官员腐败,甚至导致国家败亡。于是对桓公进行劝谏。

鲁桓公约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4年,姬姓,名允(《世本》作名轨),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谥桓。公元前712年,鲁隐公被杀,鲁桓公即位,后来娶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公元前694年,发现齐襄公与文姜通奸,被齐国公子彭生杀死于齐国,嫡长子鲁庄公即位。(礼崩乐坏)臧哀伯:臧哀伯,本名臧孙达,姬姓,臧氏,名达,谥哀,是臧僖伯之子,鲁孝公之孙。。春秋时期鲁国正卿,事鲁隐公、鲁桓公、鲁庄公三朝,曾谏鲁桓公纳郜鼎。相关资料

归纳段意第1段:交代谏言背景。第3段:周内史评价。第2段:臧哀伯谏言。其又何诛焉章孰甚焉其若之何

思考:分层概述臧哀伯谏言的层次。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会职责是“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接着从礼制出发,从七个方面,阐明君主应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一责任;最后才指出桓公“纳郜鼎”是“灭德立违”之举,并用周武王为例,警醒桓公认识到“灭德立违”举措的危害性。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那么,礼到底是什么呢?联系《郑庄公戒饬守臣》一文评论文字所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可见礼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贵族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它规范并制约着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删改《春秋》的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点评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