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满族萨满音乐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满族萨满音乐特征

一、满族萨满音乐的形成

满族属满通古斯语系满语族。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先秦的肃慎之后出现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和今天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也同属于满通古斯语系满语族。在这个族系中一些民族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公元12世纪女真族建立了大金国,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后又于17世纪建立后金政权,并以建州女真为核心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入主中原,统治中国全境达268年之久。满族及其先世各族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满族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最古老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它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在内容上包括自然崇拜(风、雨、雷、电神等)、图腾崇拜(虎、鹰、鹿神等)、祖先崇拜(母亲神:佛朵妈妈)。“萨满”,原本是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被称为人与神沟通与交流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和愿望传递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递给人。在萨满祭祀中,主要通过歌、舞、乐的综合表现形态,构成萨满祭祀活动的主体。《柳边纪略》记载:“跳神者……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

在萨满仪式中,以“跳家神”、“放大神”,为主要内容,程序上分“请神”、“神附体”、“送神”等,并在特定的环境“神堂”(正房西屋)、“坛场”中进行。萨满(领神人)头戴神帽,身穿神衣、神裙,系腰铃,手执神鼓(抓鼓)等乐器,伴随着时而舒缓,时而动人心魂的鼓乐声,载歌载舞,或向前,或后退,或跃向两侧,两足不停跳动,身体不停地摇晃,兴奋之时,节奏更加热烈,手舞足蹈,如醉如狂,将萨满对祭拜物象(诸神)的感受,以特有的歌声(神歌)和鼓声以及特有的人体姿态和表情传递给观者。

通过以上对萨满祭祀形态的描述,萨满音乐形态的特点也就凸现出来了。由于它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萨满祭祀仪式中,并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了以满族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所特有的原始宗教音乐形态。

纵观满族萨满音乐的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语言等大文化圈的相互碰撞与影响,使满族萨满音乐日衰一日,甚至出现了断裂,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满族萨满音乐的独特艺术形态和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二、满族萨满音乐的乐器构成

所谓满族萨满乐器,即是萨满神器。丰富多彩的满族萨满乐器成为萨满祭祀活动中重要的媒介。依照现代乐器分类法,可将满族萨满乐器(神器)分为膜鸣乐器和体鸣乐器两类。在萨满乐器中以膜鸣乐器为主。

(一)膜鸣乐器

1.依姆钦。依姆钦,是满族萨满乐器中最具有代表性乐器,又称“抓鼓”。萨满认为依姆钦威力无比,是萨满祭祀中的重要法器。萨满运用鼓的不同语言创造了一个神灵的世界和语境,获取无穷无尽的超自然力量。依姆钦有椭圆形、蛋卵形、正圆形三种形制,其中,椭圆形和蛋卵形在民间广为流行,而正圆形通常用于宫廷萨满活动中。其结构主要由、鼓皮、抓环、鼓圈、鼓槌(鼓鞭)、鼓绳等部件组成。演奏时,左手抓握金属抓环,右手执鼓槌敲击发声。

2.单鼓。单鼓,又称“单面鼓”、“太平鼓”等。是满族萨满祭祀中的法器之一。鼓面蒙以兽皮,形状不一,以扁圆或团扇形最常见。演奏时左手执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槌击打鼓心、鼓边、鼓框和鼓背等不同部位,同时以中指、无名指、小指配合敲击鼓面和用腕部磕碰鼓柄,主要演奏法有:打、抽、叩、按、抖、翻、片、挑、沿、边等。

3.同肯。同肯,又称“抬鼓”,是满族萨满膜鸣乐器之一。“同肯”音量宏大而饱满,在满族萨满的特殊语境中主要象征着雷鸣,在宫廷萨满祭祀中,悬挂在特制的鼓架子上,担负着充满灵性的神奇角色,配合抓鼓等乐器烘托气氛,从而,获得一种超现实的魔力。

(二)体鸣乐器

1.西沙。汉译“腰铃”,是萨满祭祀中的主要乐器(法器)。萨满腰胯“西沙”左右摇摆,腰铃随之“啷啷”作响。发出有节律的声响,与变化多端的抓鼓相和,在祭祀中,萨满执抓鼓、系腰铃,歌、舞、乐于一体,以甩、摆、颤、晃、摇、撞等各种动作,使腰铃互相碰击发音,音色清脆,舞姿优美。

2.轰勿。汉译“晃铃”,是萨满祭祀中的重要乐器(法器)。在萨满的世界中,“轰勿”主要是神的象征。用铃的声响象征神的降临,音色清脆,在满族萨满中流行广泛。

3.嚓拉器。汉译“拍板”。拍板有木制与铁制二种形制,因采用“互拍而击”的演奏方式而得名。“拍板”是由若干个拍片所构成,在民间不同的萨满教派中,所使用的“板片”数量也不尽相同。其结构:是在各“拍片”上端开有两个小孔,用皮绳链接,下端可自由开合。拍板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执板,单手摇动击奏发声,另一种是左右两手各执一组“板片”相互拍打击奏。

4.哈尔马刀。汉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