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在琼瑶作品中的体现.docVIP

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在琼瑶作品中的体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在琼瑶作品中的体现

摘?要:琼瑶的作品总是在朦胧中现真情,意蕴中见现实,离不开她对传统文化和古典小说的热爱和学习。她从儒学中汲取到了“人性本善”和“思无邪”的真谛,又从诗词中习得了中国特有的“赋比兴”,更在人物的处理上加上了“中庸”的处世观。在其作品中,她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借鉴者,也是改造者和发扬者,这也是琼瑶的作品之所以具有极高知名度和艺术价值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琼瑶;传统文化;古典诗词

引言:

1963年,琼瑶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从此开始了自己在小说界的自由驰骋。在这位生性自由又聪慧机智的女作家笔下,读者一次次为那些命运多舛的人物悲痛又扼腕叹息着。这些人物都生长在新社会,有着和他们的创作者一样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封建传统的憎恶,但同时也有着对传统文化与思想的回溯。深受古典文学熏陶的琼瑶,在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对古典文学的热情和热爱,古典文学也同时回馈给了她的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底蕴和意味,成为了她在文学界独树一帜的重要武器。

一、仁爱与严肃并举的儒家传统

作为琼瑶提笔写下的第一部小说,《六个梦》集中体现了她在创作伊始的价值观和艺术水准。其中的《哑妻》更因其跌宕起伏之剧情,激情饱满之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良敦厚,却天生为哑女的女主方依依,最终也只能让曾经的恋人柳逸云,在她凄惨的一生中稍作停留。面对丈夫的背叛,她心生怨怼,面对命运的不公,她也曾憎恨。孽缘种种,最终导致了几代人悲哀。

再如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彩霞满天》,受封建家族观束缚的年轻人乔书培和殷采芹,在各种荒诞的怪事下仍攥紧彼此的手,历经千险后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彩霞满天”。

除此之外,琼瑶还刻画了一系列这样的主人公。身体上的缺陷、家境上的自卑、封建礼教的固执……无法改变的时代烙印下,是他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1]。面对困苦始终保持敦厚和善良,面对欺压也有敢于打破困境的决心,这份单纯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儒学传统上的仁愛,又是对封建吃人礼教的严肃反叛。

二、力求微妙平衡的处事态度

如《孔子·雍也》中所记载的:“中庸是所有处世之道中最高明的存在,而在现在的社会已经是很稀少的东西了”。当这种观念体现在文学上,就显示出一种自然与超然,朦胧与克制。一味的顺利或一味的坎坷都会让小说情节失衡,而中庸的处理恰巧中和了这种“淡乎寡味”,使作品不显疲态。

琼瑶的很多作品,正是沿袭了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雁儿在林梢》中,翩翩然的丹枫与江家两兄弟的周旋与逢源,一面是纯真的弟弟,一面是稳重的哥哥,她本想用挑衅弟弟的方式来让哥哥痛苦,以一种极其内耗的手段实现复仇。但丹枫从一场风暴中抓住了“台风眼”,最终解开了误会,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达到了精神上的平衡。除此之外,琼瑶还善于运用人内心的两面来达到平衡,她笔下的男子多半是古典与现代意象的集合体,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骁勇和坚强,也有着传统女子身上的柔美和温柔,这在那时的文学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琼瑶的作品总是让读者感到圆满,和这种力求平衡的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跌宕起伏的情节不停牵动着读者的心,从山雨欲来的平衡,到渐入佳境的失衡,最终可能归于一种真正的风平浪静,这是从中国传统,更是儒家之道中汲取的“中庸”养分所缔造的纯熟写作技巧。

三、颇具古韵的语言特色

(一)古词新用的创新手法

《在水一方》是琼瑶手法很成熟的一部言情小说,文中很有名的“绿草苍苍,白雾茫茫”一诗,就在是在《诗经·蒹葭》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把酒问青天》也是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意蕴下凝结而成。琼瑶去除了这些诗词中原本的刚健有力或内容单一,吸取了这些优秀诗词中的意蕴和情调,再加上自己的改编和创造,使得古词能够更贴合她的小说主题,完美得镶嵌在了言情剧情之中,形成了“琼瑶式”细腻的笔触。

(二)名诗名句的间或插入

除了自己改编,琼瑶还经常在文中穿插一些经典的诗句,例如《短歌行》和《子夜歌》。琼瑶深谙自己写作风格的短板,这些诗词的出现弥补了她作品中所缺乏的果敢和硬朗,也让人物更加饱满。汉字的一字多情和古典诗歌的言外之意,使得她的小说不仅具有了语言上的美感,也带来了意蕴的升华[2]。这些都得益于她从小受到的古典文学的熏陶和浸泡,让她的作品既有了区别于其他言情小说家的“高级感”,又能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文学上的“回归”。

(三)托物言志的古典手法

将情绪寄托给实体,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的一大特色。而琼瑶,也毫无意外的传承了这样的文学传统。她常借用“云”、“雨”、“风”这类传统意象来表达主人公的思绪,例如最有名的《我是一片云》:“风吹在身上……天空阴沉沉的……”琼瑶善于借用“物”和“环境”的力量,再加上自己身为女子所特有的细腻情绪,赋予了这些平凡意象不一样的情感,又含蓄,又朦胧,在情景交融中,产生了欲罢不能的魅力。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