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阅读在大语文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一年级刘潇
什么是“大语文时代”?在我看来,大语文时代是深刻把握当前时代脉搏的一种大趋势,是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屈辱史,我们一直向西方看齐,唯西方世界马首是瞻,西方主导了全球文化、政治、经济诸方面的话语权,而滋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自新文化运动后,在一波又一波文化激进思潮下,走向了一定程度的式微,民族的文化根系遭受动摇。“大语文时代”正是当下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不断传承下去的内在要求。
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的重要性:
1、国际局势:在当下国际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地缘纽带已经破坏,信息通讯高度便利,文化多元化、自由化浪潮席卷而至,国家、民族之间看似高度依赖融合,实则面临着激烈的文明冲突,文化霸权主义大行其道。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就指出,“合作有赖于信任,信任最容易从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中产生”。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容易造成个人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丢失,个人陷入无所适从的迷茫境地,使得大众成为原子化的个人而丧失了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基石的共同体的建构。
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研究中,“身份政治”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议题。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文明型大国,自然也不能例外。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起到这样一个维系民族纽带的作用。
应试本身:就我观察而言,语文在考试中占比越来越重要,而古诗文阅读在语文中的分量越来越大,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成语大会一波接一波,这些都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精粹正在被我们重新重视起来。从应试本身来看,从小接触《论语》《诗经》《史记》等“经史子集”,以及古诗词等,都有利于提升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考试和升学。
传统文化本身: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有利于提升个人道德责任感,学会立身处世的智慧,陶冶情操,培养一种人文关怀。对社会有助于弘扬正能量,建设文明型社会,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对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的的提升很有帮助。对于人类文明而言,中华文化从古至今都熠熠闪耀,而在当下西方主导的语体系下,我们得发出自己的声音,努力构建一个以和为贵的新型世界秩序。这个时代需要国学大师,需要更多懂得中国文化的人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参与中国倡导的、以中国思维方式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去,而不是彼此对峙和冲突。我相信,中国文化将在未来国际舞台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阅读方法论:
树立批判性思维:上面我重点提到了中国传统经典读物的重要性,但并不代表我是文化保守主义,我们需要兼收并蓄,文化宽容,但是也需要有批判性的思维。阅读不是让人盲从,而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颜老师作为语文老师,更多地从文学性文本出发,讲了阅读经典小说等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我非常认同,我就不加赘述。但是我上了大学以后,才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是文学家,都是语文老师。文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慰藉和消遣,获得一些心灵的升华洗礼,感悟人生的道理,获得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对于致力于从事人文社科的人,文学作品是不够的。进入大学,无论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还是哲学,社会学等等,都会面临大量的文献阅读,这时才感受到人类思想宝库的浩瀚。不同学派、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中不是一下子沉浸进去,好像说的都有道理,完全接受,这样阅读是不会有智识的提升的,只有批判性阅读,在比较不同观点中有自己的思考,才是真正的阅读。举个例子来说,日本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教授,早年凭借一本《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成名,掀起了国际上“历史终结论”的热潮,追随者云集,可是现在他的许多观点经过时间验证已经被证伪,当年的公认真理已经自我破灭。所以阅读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自我发现的过程。我在这里推荐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讲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读书方法,看完很让人受益,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读书方法!
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完善,知识专业化、实用化理念加深,知识本身更加追求功利,脱离了内在精神价值和人文主义传统。德国古典主义的教育传统认为教育应当起到启蒙作用,而不能依附工业社会。当代人的阅读同样不应该只局限于专业内的知识,而应该广泛阅读好书,接触不同学科和领域内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类学科的书籍,可以涵养人文情怀,帮助我们用更通彻的眼光看待世界,使我们在“娱乐至死”“众生喧嚣”的时代里保持自己的一份独立和清醒;也可以开拓视野,打通知识的边界,用不同的思维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本专业也大有裨益。同时阅读的深度必不可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持着一种钻研的精神,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阅读与背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