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七十一
腋门
黄帝素问
气府论
足少阳脉气所发,腋下三寸,胁下至胠,八间各一。
【注腋下,谓渊腋、辄筋、天池。胁下至胠,谓日月、章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共九穴。曰八间者,自腋下三寸至季肋间,凡八肋骨也。】
手太阳脉气所发,曲腋上骨穴各一。
【注谓臑俞二穴,挟肩髎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举臂取之。】
至真要大论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运火炎烈,民病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
【注太阳为诸阳之首,即君火之阳也,然本于在下之寒水。今寒气反从上而至,是上下皆寒,而太阳运居于中,故曰运火炎烈。夫寒临于上,如阳能胜之,即所谓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如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乃寒凌心火,逼其火热上炎,水火寒热交争,而神门脉绝,心气灭矣。神门,心之俞穴,在手掌后锐骨端动脉应手。所谓候脉之动气,则知其五脏之存亡矣。】
灵枢经
本输篇
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从肺系,横出腋下。
【注胸旁肋下谓之腋。】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其直者,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是动则病手心中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
【注厥阴是动则病心中热,臂肘挛急,腋肿,经气之病于外也。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盖甚则从外而内,其有余于内也。】
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
经别篇
手太阳之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经筋篇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其病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注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支筋之为病也。】
足少阳之筋,超于小指次指,其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
【注手太阳之筋,起于手小指之少泽,循臂肘肩项而上结于耳颔目眦之间,其在筋之所过而结者,为痛,为肿,为筋痿。】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上臂阴,结腋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
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上入腋,交太阴。
骨度篇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
【注肩胛上之颈骨为柱骨,肋下臑内为腋。自柱骨至腋中,计长四寸。胁骨之下为季胁。自腋以下至季胁,计长一尺二寸。】
营气篇
营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出页)内,又循心主脉,出腋下臂。
营卫生会篇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
寒热病篇
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注腋下动脉,手太阴也,太阴统主阴阳之气者也。】
本脏篇
合腋张胁者肺下。
【注肺居胁腋之上。】
卫气篇
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阴阳二十五人篇
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
邪客篇
地有深谷,人有腋腘,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手太阴之脉,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
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
千金方【唐?孙思邈】
狐臭漏腋
有天生狐臭,有为人所染臭者。天生臭者难治,为人所染者易治。然须三年酢敷矾石散,勿止,并服五香丸,乃可得瘥。勿言一度敷药即瘥,即一敷药时暂得一瘥耳。凡狐臭人通忌食芸薹、五辛,食之终身不瘥。
疮疡全书【金?窦汉卿】
左右疽
左腋疽,生于左腋下乳侧间,因喜怒不常,或饮食之间,忽然被惊,或忍气而得之。若不速治,必成流注。急服千金内托散、蠲毒流气饮、黄矾丸;外用围药,铁箍散或金箍散敷治之。
右腋疽,生于血堂之间,初起一小核,日渐长大成疽,急服内托散三五贴,外用围药,并服黄矾丸,再服十奇散三五服,方可用针刺破。治法同前。
薛氏医案【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4.1《故都的秋》——悲凉与美_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4.1《故都的秋》——悲凉与美_教学设计(表格式).pdf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2 《登高》——沉郁顿挫的人生注脚_教学设计(表格式).pdf
- 高中作文专题第二课-议论文体的常用架构范文.pdf
- 格律诗句的三种救拗方法举例.pdf
- 根治型拔罐的产生.pdf
- 工程进度控制中的控制措施.docx
- 工程进度控制中的控制措施.pdf
- 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二)——探究一词多义_学习任务单.pdf
- 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一)——把握古今词义的异同_学习任务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