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pdf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9.《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本文选自

《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

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

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读节奏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

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万钟/则不

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

1.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内容结构

(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

①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然后得出结

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

都有向善之心。

②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第二段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

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

本心会见利忘义。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③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

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对比论

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

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

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

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③吸

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

重要的观点。

2.文中出现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

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话: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舍身成仁”,

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

赴难,为国捐躯。

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

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

好处。

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

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⑴句意思相反,第⑵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