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珅的跟班去世,却被野史加工成斗和珅的英雄.docVIP

一个和珅的跟班去世,却被野史加工成斗和珅的英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和珅的跟班去世,却被野史加工成斗和珅的英雄

1月25日,是稍有点伤感的日子。公元1067年的这一天,宋英宗赵曙驾崩,他是宋仁宗的养子,因为仁宗没有儿子,而误打误撞当了皇帝。1588年的1月25日,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病逝。戚继光在嘉靖年间,先在东南沿海地区抗击倭寇十多年,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北上抗击蒙古部族的侵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更是一位让人民永久怀念的民族英雄。

1月25日,还有清朝一位大臣在家中逝世。他的一生,宦海沉浮,起起落落,但总算寿终正寝。而后人们却从不曾忘记他,无论是戏剧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他都被刻画成与清朝第一贪官和珅斗智斗勇、水火不容的机智“宰相刘罗锅”。没错,他就是刘墉。不过,与人们印象中勇斗和珅的英雄形象不同,刘墉应该算是和珅的小跟班。

其实,刘墉的前半生与和珅根本没啥事,连交集都没有。刘墉是个“官N代”,从他曾祖父起就在朝为官,其父更是一代名臣、官至宰相。出身这样的名门望族,刘墉中进士,任编修,升侍讲,仕途之路顺风顺水。也许是太顺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刘家终于摊上大事了。

这一年,刘墉的父亲因为办理军务失宜惹恼了皇帝。所谓的失宜,其实不过是面对回部的进攻,刘父提议“先撤”,被乾隆猜疑他与回部有勾结而大怒,把刘墉一家都下狱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将近两年,乾隆一高兴,才下令将他们一家释放。

刘墉因此事被降级,而且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被外放。待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奉旨回京时,刘墉已经是六十三岁的花甲老人,而和珅正是三十多岁的盛年,当红的政治新星,俩人初一见面,就来了一次明争暗斗的PK。

刘墉刚一回京,就赶上山东巡抚舞弊案,乾隆派出和珅、刘墉、诺穆亲(皇帝的亲戚)三人明星阵容前往山东“秉公据实查办”。对于和珅的权势熏天,刘墉早有耳闻,这次办案正好可以将他一军,加上刘墉家传的工作作风就是清廉,对于贪官污吏更是疾恶如仇,此案正对刘墉胃口,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秉公断案,三两下就把山东巡抚的窝给端了,山东巡抚贪污、以荒报丰、亏空国库等罪名成立,最终服法。

这山东巡抚是谁?国泰,和珅的党羽,这次PK看起来和珅完败,但是不久刘墉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原来这国泰,是和珅的人没错,他还是皇妃的伯父,他的父亲曾是刘墉的老上级。乾隆派出明星阵容,意思是保伯父的,可皇帝的小心思和珅明白了,刘墉却不开眼,傻乎乎地当真彻查,完全无视和珅有意无意的旁敲侧击。回朝后,刘墉还把和珅包庇国泰、给国泰送信的事透露给乾隆,本以为可借机查办和珅,没想到皇帝一听了事,根本无意深究。

刘墉这才彻底明白,和珅果然深得乾隆“宠爱”,跟他对着干没啥好果子吃。多年前家中的那场飞来横祸提醒刘墉,讨皇帝开心才是正道。于是,聪明的刘墉决定重新站队,当个和珅的小跟班。

只是目前僵硬的关系如何改善呢?刘墉很快有了办法,他马上提笔研墨,用心写下两幅字,亲自送到和珅府上。要知道刘墉的“浓墨宰相”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他是一位书法大家,在当时备受推崇,和珅也是他的粉丝,几次讨要都没要到。如今刘墉亲自带着字送上门来,其用意和珅当然心领神会,笑纳的同时,两人的默契也达成。

此后,刘墉一改往日外任时正直干练、雷厉风行的为官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心一意地站队和珅后面,睁只眼闭只眼、能不管就不管地圆滑处事。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刘墉兼理国子监,发生了一起乡试考生向考官送礼的贿赂案。这要搁以往,刘墉早三下五除二地查明,办理妥当了。可当时,和珅大权在握,俨然是个“二皇帝”,官场贪腐“蔚然成风”。为表明自己的站队,刘墉选择视而不见,只是后来遭人弹劾,被乾隆处分了一下。如果说这次处分不疼不痒,那接下来地一次,就是真正地降级了。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二三月间,因为连天下雨,负责教育皇子的上书房师傅们偷懒七天都没来上班,作为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竟然不管不问,这下彻底触怒了乾隆,斥责他自入京为官以来,办事一味模棱两可,不能尽职,实在不能宽恕,把刘墉降职为侍郎。

刘墉如此“惟以滑稽悦容其间”的事例不胜枚举,被乾隆指责为“向来不肯实心任事,行走颇懒”。其实,乾隆不知道,不是刘墉不肯实心办事,而是人家早就当和珅的小跟班了,当然要跟随“潮流”。可是,几年后,事情又陡然变化。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第一时间加封刘墉为太子少保,查办和珅一案。多年前那个雷厉风行的刘墉又回来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集证据,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等罪行20条,上报朝廷。旋即,和珅被嘉庆下令处死。

说刘墉曲线救国也好,虚与委蛇也好,在与和珅的较量中,虽然不是如野史中那般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伟大英雄,但总算扳倒和珅,笑到了最后。在当时和珅一手遮天的政治大气候中,选择火并恐怕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刘墉跟班和珅正是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