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论《红与黑》中于连与《人生》中高加林的心理描写
摘要:司汤达的《红与黑》和路遥的《人生》中有大量有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本文主要通过两部作品中有关主人公于连和高加林的心理描写,来对比他们两人在有关爱情上的异同之处,以及分析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心理描写;于连;高加林;异同;原因
一、心理描写所呈现出人物的异同之处
于连和高加林都有两次爱情经历,他俩英俊的外表、博学的才华深受女性喜爱。无论是深爱着于连的德·雷纳夫人还是玛蒂尔德小姐,她们都义无反顾地爱着于连;同样乖巧善良的巧珍和美丽真诚的亚萍也是不顾一切地爱着高加林。女子先于男子爱上对方,因此两位男主人公都掌握着爱情的主动权。但是他们的爱情又有所不同,比如说动机。
于连的爱情动机是具有报复性、功利性的,是不单纯的;而相比之下高加林的爱情更加自然。
于连第一次遇见德·雷纳夫人时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吻她的手,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可能对我有利,也可能减少这位美貌夫人对我这个刚刚離开锯木厂的穷工人的蔑视。我若不行动,岂不是懦夫的表现”,出于自卑心理和为了满足他的自尊心他吻了德·雷纳夫人的手。起初他与德·雷纳夫人除了孩子功课的话题就没有其他共同话语,常常是沉默状态。而敏感的于连认为“只要和一个女人在一起而无话可说,他便觉得受到了侮辱,仿佛这种沉默全是他的过错”。当于连受到市长侮辱,德·雷纳夫人为了安慰他,对他特别照顾,他却想:“有钱人就是这样,他们侮辱你,然后装腔作势一番,以为这样便万事大吉。”于连在和夫人的一次散步中给自己规定,必须在十点钟之前握住夫人的手,可“城堡的时针已走过九点三刻,于连仍不敢行动”,在最后的等待和焦虑中,于连心情万分紧张,几乎快要发疯了。在钟声敲响十下的时候,于连终于抓住了德·雷纳夫人的手,之后他“便沉浸在幸福里,并不是他爱着德·雷纳夫人,而是一个可怕的苦难已经完结了。”这一晚,他睡得很香甜,到第二天早晨,他已经把德·雷纳夫人忘得一干二净了,“他只记得昨晚已尽了他的责任,一个英雄的责任,为了这个观念,他才完全幸福了。”每次于连和德·雷纳夫人亲近一步在他看来便是“取得了一次胜利”“打赢了一仗”“正是以牙还牙的千载良机”。后来在同德·雷纳夫人的交往中于连却真心爱上了这个纯洁美好的女子。而他对玛蒂尔德小姐则可以说始终毫无真情,征服她的目的很明确:“做玛蒂尔德的丈夫是有很多好处的”,他甚至觉得:“她是我的妻子,但不是我的意中人。”为了能够混迹于上流社会之中,于连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一心只想着功名富贵。
高加林的两次爱情经历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至少在恋爱过程中没有像于连那样有着遥不可及的身份差异。他的爱情经历隐含着这样一条恋爱准则:身份对等。他的身份变动决定了他对恋人选择的主动权。但是从始自终他的恋爱动机都是单纯的,不带功利性的,他没有想通过自己的恋爱对象去报复谁,或者是通过恋人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便是他和于连对待爱情的不同之处。高加林第一次亲吻巧珍后十分懊悔,“他后悔自己感情太冲动似乎匆忙地犯了一个错误。他感到这样一来,自己大概就要当农民了。再说,他自己在没有认真考虑的情况下就亲了一个女孩子,对巧珍和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爱上巧珍就等于高加林承认自己农民的身份,事实上他也确实承认了,即使这个过程中他有过各种挣扎。“他从巧珍纯朴美丽的爱情里,又深深地感到:他不该那样害怕在土地上生活;在这亲爱的黄土地上,生活依然能够结出甜美的果实!”与巧珍的相爱,是高加林处于低谷时期的情感慰藉,是他渴望成熟,获得自尊,积累经验的自我塑造与完善的过程。这样的爱情也注定会以悲剧收场,它是高加林成长路上的一道关卡。高加林因他叔叔回县城当劳动局长的缘故,在马占胜的安排下谋得一份县上通讯干事的职务。面对高中同学黄亚萍的告白他无力招架。“他现在觉得黄亚萍和他各方面都合适。她有文化,聪敏,家庭条件也好,又是一个漂亮的南方姑娘。”当黄亚萍向他表示爱情,并准备让他跟他去南京工作的时候,他才把爱情与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他想:巧珍将来除过是个优秀的农村家庭妇女,再也没什么发展了。如果他一辈子当农民,他和巧珍结合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他现在已经是‘公家人,将来要和巧珍结婚,很少有共同生活的情趣;而且也很难再有共同语言”,他有这样的想法本来也无可厚非,毕竟优劣摆在眼前,况且他并没有蓄意勾引黄亚萍并想着凭借这成关系一步步往上爬。当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被告发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主动找黄亚萍断绝关系”,而不是央求对方动用关系将他留在城里。
二、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于连和高加林身上虽然都有自卑、自尊的性格,但是于连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虚伪的性格特征,虚伪是他改变命运的手段:“虚伪是我争取面包的唯一武器。”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野心家,工于心计、报复心和征服欲极强,爱情在他的成长路上“理所当然”地成了牺牲品。他在死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