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瘢痕闭塞型支气管结核的价值探索.pdf

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瘢痕闭塞型支气管结核的价值探索.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镜下多种介入手段联合治疗瘢痕闭塞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1月在江西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和内镜介

入科诊治的32名中央气道瘢痕闭塞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基本资料,统计所有患

者介入治疗前和末次介入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咳嗽

评分、mMRC评分、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次数和气道再通情况,将治疗结果分为

治疗成功的气道再通组和治疗失败的气道未通组,比较气道再通患者组治疗前

后FEV1实测值、咳嗽评分、mMRC评分的改善情况,分析气道再通组和气道

未通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评价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的

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

结果:

32名瘢痕闭塞型支气管结核患者接受气管镜下联合介入治疗(13±6)次,

11(34.38%)名治疗无效,介入治疗失败,为气道未通组,其余21(65.62%)

名患者介入治疗成功,治疗有效(56.25%)和治愈(9.28%)为气道再通组。

气道再通组患者的mMRC评分从治疗前的2(2,3)下降至末次介入治疗后的

1(0,1),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实测值从治疗前的

(1.56±0.17)L升高至末次介入治疗后的(1.88±0.16)L,前后对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评分由治疗前的2(1,2)下降至末次介入治疗

后的1(0,1),前后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道未通组和再通

组闭塞处至隆突距离的中位数(Q1,Q3)分别为2.60(2.55,2.75)和1.30

(1.10,3.10),闭塞的长度中位数(Q1,Q3)分别为1.40(1.20,1.60)和0.90

(0.80,1.10),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至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的中位数(Q1,Q3)

分别为10.00(8.50,10.25)和4.50(3.50,5.50),以上三方面,未通组患者显

著长于再通组患者,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并

I

摘要

发症包括术中气道黏膜出血(100%),术后胸痛和咳嗽(15.6%)、肉芽组织增

生(9.38%)、气胸和纵隔气肿(3.13%)。

结论:

气管镜下介入手术是治疗瘢痕闭塞型支气管结核的有效、可靠手段,但气

道闭塞处至隆突距离,闭塞的长度和等待治疗的时间可能是介入治疗失败的重

要因素。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瘢痕闭塞;气管镜介入;疗效

II

ABSTRACT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safetyandcomplicationsoftracheoscopic

combinationofmultipleinterventionalmethodsinthetreatmentofscar-occlusive

bronchialtuberculosis.

Methods:

Thebasicdataof32patientswithcentralairwayocclusivebronchial

tuberculosisdiagnosedandtreatedintheDepartmentofThoracicSu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