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科学复习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0

一、儿科绪论

★1.儿科学的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儿科学的基本特点: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无论是对健康状态的评价,还是对临床诊断都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②对疾病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较强;③自身防御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因此因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3.小儿年龄分期: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②新生儿期:娩

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此期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③婴儿期:自出生至1周岁之前,此期生长发育极其旺盛,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易发生感染和传染性疾病;④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此期体格发育稍减慢,智力发育迅速,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⑤

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此期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力发育更加迅速;⑥学龄期:自入小学(6—7岁)至青春期前,此期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智力发育更加成熟;⑦青春期:一般从10—20岁,女孩比男孩早2年左右,此期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高峰,生殖系统的发育也加速并渐趋成熟。

二、新生儿总论

1.新生儿分类:A.胎龄分类:(1)足月儿:37周42周(260~293天)(2)早产儿:37周(260天)(3)过期产儿:42周(293天)B.体重分类:(1)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1000g(2)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500g(3)低出生体重儿(LBW):2500g(4)正常体重儿:2500~4000g(5)巨大儿:4000g C. 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1)小于胎龄儿(SGA)(2)适于胎龄儿(AGA)(3)大于胎龄儿(LGA)D. 4.周龄分类:1)早期新生儿(2)晚期新生儿

▲2.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3.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4.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皮肤

皮肤

早产儿

发亮、水肿、毳毛多

足月儿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

头发

分条清楚

头发

乱如绒线头

耳壳

指甲

软、耳舟不清楚

未达指趾端

耳舟成形、直挺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乳腺

无结节或结节4mm

结节4mm、平均7mm

跖纹

足底纹理少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外生殖器

男:睾丸未降、阴囊皱裂少 睾丸已降、阴囊皱裂多

女:大阴唇未覆盖小阴唇 大阴唇覆盖小阴唇

▲5.新生儿贫血: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30g/L或毛血管血红蛋白≤145g/L

★6.白细胞分类比例: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以后中性粒细胞渐↑,淋巴细胞渐↓4~6岁两者比例又相等→第二次交叉。

★7.临床常用的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早产儿上述反射常引不出。

▲8.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1周末体重降至最低点(约BW的10%),10d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9.马牙:部位: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形状:黄白色、米粒大小的

小颗粒原因: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10.足月儿及早产儿护理:①保暖②喂养③呼吸管理④预防感染⑤皮肤粘膜⑥预防接种⑦新生儿筛查。

★11.预防接种:A.卡介苗:时间 生后3天 方法皮上划痕或皮内注射 暂缓接种 早产儿、有皮肤病变、或发热等其他疾病者 绝对禁忌 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发生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B。乙肝疫苗:时间 生后第1天、1个月、6个月 剂量 重组乙肝病毒疫苗,每次5μg 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或患者婴儿出生后立即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0.5ml,同时换部位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μg。

★12.新生儿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苯丙酮尿症三、呼吸窘迫综合征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HMD);主要原因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多见于早产儿,生后不久(2~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胸部X片呈细颗粒网状影、支气管充气征,重者白肺。

★2.PS成分及作用:磷脂酰胆碱起表面活性作用

3.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12hrs内) 鼻扇和三凹征 呼吸快(RR60/min)呼气呻吟发绀 胸廓扁平,肺部呼吸音减弱 恢复期易出现PDA 3天后病情将明显好转。

4. X线改变:毛玻璃样改变:两肺呈普遍性透过度降低,可见弥漫性均匀一致的细颗粒

(肺泡不张)网状影 支气管充气征:在普遍性肺泡不张(白色)的背景下,呈树枝状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