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

202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掌握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始终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过程。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史料,帮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

通过向学生展示新时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原始人类分布、夏商周的地图,以及周朝形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早期国家的历程。

3.史料实证

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石器时代的人类演变过程及文化遗存和夏商周时期的相关知识,培养有效解读材

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4.历史解释

学生通过了解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分布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会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西周典章制度的区别联系。

5.家国情怀

通过向学生传授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特点,夏商周的制度,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生产力、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

时空思维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分布广泛,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二)中华文明的特点

总体:悠久性,本土性,兼容性,分布广泛,多元一体。(记忆)

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②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广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③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④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三)生产力、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四)早期国家的特征

政治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具有军队、司法等国家机器。

②神权、族权、王权(政权)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较松散。

④维持着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尚未有成熟的常备兵制度,王朝的军队由各部落军队组成。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

经济: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工具仍主要是木石工具;集体劳动;已经出现了奴隶制;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

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在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

课堂小结

本课重点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国原始社会一般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经历了由原始族群到母系氏族社会再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分化,最终形成了国家。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周时期奴隶制获得了极大发展,并且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课堂练习

见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还有所欠缺,许多想法和设计没能在课件中得以体现。

2.对相关的理论及其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透彻,设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做出来的成果太粗略。

3.对教材解读不够细致全面,没有深挖教材。对很多知识的解读只是停留在表面,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法不是很独特,设计出来的课件缺少创新性。

巩固训练

1.在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骨耜等物品,这反映了当时()

A.人工取火技术成熟

B.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C.彩陶制作工艺高超

D.私有财产逐渐增加

答案:B

2.2020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B.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

D.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A

3.夏商时期,天子只能有效控制以都城为中心的地区,在那里设官进行直接的治理;对都城以外的地区,则分封众多方国的侯、伯,通过他们实行间接管辖。这说明当时()

文档评论(0)

huangyi12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