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能准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以小标题形式概括本诗的内容,
3.品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难点: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猜他是谁
有这样一个人,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兵车行》《春望》《春夜喜雨》《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篇传唱千古,经久不衰。他就是诗圣(杜甫)。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杜甫的另外一首佳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出示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写作背景:
公元760年春天,弃官西行的杜甫抵达成都,杜甫求亲告友,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处。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草堂漏雨如注,无法安居,给全家生活带来了很大痛苦。在此情景下,诗人彻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歌。
3.诗体知识: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感受韵律和节奏
1.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扫除字音障碍并注意朗读停顿,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跟读、仿读
1.扫除字词障碍后,学生边听录音边跟读,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注意朗读的重音。
2.学生自由朗读,尽量模仿录音。在仿读的过程中结合书本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3.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一名学生朗读,然后大家点评。
4.展示示例: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四)读出诗意
1.小组合作疏通诗歌理解上的难点,有争议的、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
2.结合诗歌理解,给每个自然段拟写一个四个字的标题。
①秋风破屋。
②群童抱茅。
③长夜沾湿。
④祈求广厦。
(五)读出诗情
1.高声朗读,领会美点(好词、好句),小组共享,说说妙处,全班交流,共享互评。
①秋风破屋
“怒号”拟人化的用法,达到了“炼字”的目的。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卷”字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
“飘转”—“沉”相对应,写出风的迅猛。
②群童抱茅
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却用一个“老”字,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③长夜沾湿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④祈求广厦
“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明确:“忧国忧民”一词最好。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注册香港公司的香港投资环境介绍。.doc VIP
- 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第8讲 二《德不可空谈》课件 学生读本高年级 (1).pptx
- 脚手架、满堂架钢管、扣件用量的计算.xls VIP
- 1-3-4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docx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AB变频器PowerFlex 700 说明书.pdf VIP
- 压覆影响区范围的确定、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写提纲、评估报告编写提纲.docx VIP
- 公安辅警综合基础知识题库汇总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