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9月,《诗经心读》一书首发式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作者柳恩铭
博士一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极力倡导者。
羊城晚报:《诗经》是传统教育的启蒙教材,《诗经》适合今天的学生阅读
吗?
柳恩铭:《诗经》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创的“诗教”教材,养分十
分丰富。发端于《诗经》的诗教属于感性教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其伦
理、思想、价值等通过诗歌艺术直指人心、人性,让生命浸润诗歌的灵性和
智慧。《诗经》中包含的美学意蕴、文学精彩、史学价值、伦理学情怀、社
会学思考、政治学智慧以及哲学方法论等等,无一不是涵养性情、铸造灵魂
的养分。《诗经》作为人类“文化轴心时代”留下的经典作品,无论什么年龄
的人读都是可以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甚至学前的孩子,我建议以亲子共读或
者师生共读的方式读《诗经》,以诵读为主,让孩子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感
知和认知,接受一种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审美教育。这种教育让孩子内心
柔软,也让孩子富有生命的爆发力,或许这种爆发力要在很多年以后才出现。
《诗经》作为诗歌的起点,伦理的原点,文学的源点,美学的基点,在任何
时候、任何年龄段读都不过时。
羊城晚报:很多家长都知道阅读《诗经》《论语》等经典的重要性,有的家
长趁孩子年龄小记忆力好,强制让孩子把《三字经》《弟子规》《诗经》等
背下来。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柳恩铭: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哪怕是初步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诵读,再背
诵,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孔子教《诗经》“皆弦歌之”,全部配乐,全部歌
唱,那是多么唯美的教学,学生不喜欢才怪。亲子诵读非常美,家长要发自
内心地去感受《诗经》的美,带着孩子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这是两个灵魂的
同频共振,这种效果非常好。就是在这种心领神会的、陶醉其中的诵读、朗
诵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言语,学会了文学,学会了相处,学会了相爱,学会
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实现了伦理的传承,思想的沉淀,情怀的构建。这种
方式比现在一般教师空洞说教的效果要好无数倍。诗教的教材不局限于《诗
经》,楚辞、唐诗、宋词、现代中外诗歌的典雅作品,都是当代诗教课程的
范畴。
羊城晚报:广州目前在大力建设“中国诗歌之城”,对此,您怎么看?
柳恩铭:把“诗歌之城”的建设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市委市政府
高瞻远瞩的战略选择,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策略。建设
“诗歌之城”,把诗心、诗情、诗性植根于市民心中,让市民有梦想,有理想,
有信仰,能体现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诗教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给人诗和远方。诗是“兴、观、群、怨”,它最重要
的作用就是以艺术的方式让生命能够灵动,让生命能够有温度。这就是诗的
教育和其他理性的教育的最大区别,因为它是艺术的,是动态的,是审美的,
甚至是唯美的。诗可以让人有诗心、诗情和诗性,让教育有灵性。远方就是
由诗而拓展开去的人们对未来的梦想、理想和信仰。
诗和远方,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前者是眼前的,后者是未来的。
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每一个市民都有诗和远方的时候,或许他们不再浮躁,
或许他们不再焦虑。我想,这就是广州创建“诗歌之城”最大的意义所在。
(摘编自《专访诗经心读作者柳恩铭:读诗滋养心灵,滋润生命,涵养
诗和远方》)
材料二:
如果说《论语心读》是柳博士十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诗经心读》则是柳
博士十年又磨一剑的真情之作。没有读柳博士的《诗经心读》,我总觉得《诗
经》离我们大众太遥远,大众读不懂,也不愿意去读。读完柳博士的《诗经
心读》,我才明白了孔子整理、删定、编写《诗经》,成三百篇,“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的诗教真谛。我读柳博士的《诗经心读》,读懂了作者借
助《诗经》,挖掘阐释《诗经》中无与伦比、超越时空的唯美爱情、唯善的
伦理、唯真的理性,理解了《诗经》兴、观、群、怨的教育价值,体会到中
国文化自《诗经》以来形成的诗教传统的深刻内涵,我也豁然明白了明代理
学家王阳明先生对童蒙教育提出的“诗歌启情志”一语的真谛。
《诗经心读》开创了一种普通人愿意读也读得懂的经典阅读方法。长久以来,
《诗经》都是以其高冷的面貌、久远的历史与今天隔绝,与大众隔绝,是专
业研究经典,不是大众普及读物。这一方面是因为经典的语言文字阅读让人
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是今人无法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