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VIP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Arabic1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中的“沉寂”可以换成“寂寞”。

B.这个句子中的“沉寂”说明夜晚的威尼斯格外的寂静。

C.表面写“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实际上是在写周围的环境很幽静,很宜人。

D.这句话写出威尼斯的月亮与众不同,即便在晚上也不安静。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

B.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C.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D.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A.供认不讳(gōng)杂兴(xīng)

B.理解(jiě)白昼(zhòu)

C.供不应求(gòng)耕耘(yún)

D.巍峨(wēi)浩渺(mǎo)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B.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C.我当时既不懂什么叫诗兴,又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5.月是故乡明

(1)旖旎:()

A.柔和美好。 B.风光绚丽。

(2)望夜:()

A.农历每月十四日之夜。 B.农历每月十五日之夜。

(3)浩渺:()

A.水面辽阔无边。 B.雾气迷茫。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供耕织供应 B.觉得睡觉 C.明晃晃晃眼 D.燕园燕子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彼,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边,与水里的那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7.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写的。

8.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答案()。

①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②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③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④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9.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彼,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外婆家的童年(节选)

小小一改顿饭,外婆还总能变出把戏来。

比如煮饭的时候多放点水,等水开了倒汤加点糖给我喝,这就是我童年的饮料。要是感冒上火,嘴角起泡,人中处红肿,她会从饭锅盖上抹下点蒸汽水给我抹上,早上还肿着,妈妈来接我的时候就好了。

外婆自家喂了鸡,每天能给我做个鸡蛋。去得早,她就烧开水,冲一碗鸡蛋汤,当上午茶,要是有肉,就会做鸡蛋饺。将鸡蛋打在碗里搅匀,一勺挖出来,淋在锅里,嗞嗞,煎出一张皮,把剁碎的肉放上去,包成蛋饺子。时间来不及,就做个鸡蛋羹。

要是哪天鸡不给力,外婆也有办法,开餐前,她会用一种欣喜声音呼唤我:“霜霜,快来,我给你变个‘鸡蛋饭’!”“变”字对所有小孩子都充满魔力,我兴冲冲地捧着小碗过去,外婆接过碗,将碗底印在饭上,一个小圆出现了。“快,把饭勺给我,小心,我把鸡蛋盛出来。”这一招儿,屡试不爽,我再不想吃饭,总能被这种欣喜吸引。

不过,外婆也有失误的时候。比如她总说:“豆腐不补,全靠烫肚”,意思是豆腐没营养,最大的作用是赼热吃了给肠道杀菌。这跟营养学,医学都相背离。以至于我曾在饭桌上和朋友力争说:“豆腐是没营养的”,最后重压之下,只好尴尬认输。

11.“屡试不爽”的“爽”字的意思是()

A.明朗、清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