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1~2课时
【课件展示】
默读《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向课文学方法。
(1)梳理每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拿手好戏?
(2)勾画相关语句,初步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1】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中,伯牙的拿手好戏是(弹古琴)。
我感受到的艺术之美:伯牙的琴声如高山流水,时而雄浑,时而幽婉,不绝于
耳。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中,戴嵩的拿手好戏是(画画)。
你感受到的艺术之美:画中也有这么多细节值得细细品味啊,真有趣!
《月光曲》中,贝多芬的拿手好戏是(弹钢琴)。
我感受到的艺术之美:随着月亮缓缓上升,琴声也随月亮起伏变化,真美
啊!
《京剧趣谈》中,表演者的拿手好戏是(表演京剧)。
我感受到的艺术之美:京剧太精彩了!一根虚拟的马鞭竟给演员带来无穷的想
象。
【课件展示】
(1)读读课件中出示的本单元生字词,找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
(2)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课件展示】
(1)按照结构将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分类。
(2)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与同桌交流,并练习书写。
【评价单】
书写登山图
书写美观
书写工整
书写正确
第3~4课时
【课件展示】
(1)自读《伯牙鼓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注意“少(shǎo)
选、汤(shāng)汤、复为(wèi)鼓琴者”等读音。
(2)默读《伯牙鼓琴》,结合注释、插图理解大意,并和同桌交流。
【课件展示】《文言文二则》课后第2题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
“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资料袋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
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
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埭,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学习任务单1】
想一想
读了伯牙鼓琴“知音之交”
的故事,给你哪些启发?
我的交友观
说一说查一查
你交朋友时最看重什么?还有哪些像伯牙和锺子期这样
和同学们交流你的交友观。“知音之交”的故事?(课后完成)
【课件展示】
听着伯牙的琴声,锺子期也忍不住赞叹起来。请你结合锺子期赞美伯牙琴声的语句展开
想象,完成“学习任务单2”。
【学习任务单2】
锺子期赞美伯牙我想象到的画面
琴声的语句(写一写、画一画)
写写我想象到的画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