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①知道唐朝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民族交往与交融的主要史实、社会开放程度和文学艺术成就。
②理解唐朝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
③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文成公主入藏。
难点: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多角度综合认识唐朝的盛世气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提示:描述了当时长安春天的景象。
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百花行》,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生机勃勃的长安春日里,人们踏青赏花的盛况;看到了唐代社会经济一派繁荣的景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盛唐繁荣富庶的局面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气象。
环节二:整体感知
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盛唐气象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表现?
答案提示:经济、民族、风气、文化;经济繁荣、民族交融、风气开放、文化多彩。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经济繁荣
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唐朝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的具体表现。
答案提示:
2、问题探究:曲辕犁和筒车各有何优点?
答案提示:曲辕犁-轻便灵活,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筒车-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教师指导:相较于直辕犁而言,曲辕犁有以下几个有点,首先,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其次,加装了犁评。由于犁评厚度逐级下降,推进犁评,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浅,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最后,改进了犁壁。唐时犁壁呈圆形,因此又称犁镜。
筒车的工作原理:把转轮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
3、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思考长安城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布局整齐对称,坊市分离;中外贸易频繁。
教师指导:长安城百千家的分布像围棋的棋盘一样,十二条大街把城市分隔得像整齐的菜畦。远远的可以辨认出百官上早朝时所持灯火,宛如天空一道星宿直达大明宫。这首诗形象生动的描绘了长安城的布局特点,结合长安的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城内街道纵横交错,主街朱雀大街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且居民区和商业区分开。由此可见长安城布局严谨,结构对称。城市东面各坊里多达官显贵,东市所经营的商品也多是奢侈品。西市所经营的商品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繁荣程度远超过东市,还有很多外地人开设的珠宝店、香料店、酒肆等,这些外来的人既有少数民族、也有外国人。最具特色的是西市有很多胡人开设的酒肆,往往有胡姬侍酒,诗仙李白便有“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长安城内街头店铺林立,胡人络绎不绝,迁居的少数民族人口很多,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会聚长安,使长安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4、核心素养:图片展示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的图片,感受他们各自的特点。
答案提示:如冰如玉、类雪似银、色彩亮丽。
教师指导:通过对陶瓷器的欣赏,培养他们美感和历史情趣。
(二)目标导学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自主学习:
①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请根据课本内容补充绘制唐蕃关系发展图。
答案提示:青藏高原藏族
②左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右侧材料思考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自主学习:观察地图,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结合课本内容找出唐朝与各地区的民族交往措施,由此可见,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提示:军事、机构设置、和亲、册封。
3、问题探究: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由此被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其民族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答案提示: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交融。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繁荣,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提倡与借鉴。
教师指导:“古以来都以汉族尊贵看不起其他民族而我待他们一视同仁,所以各民族都视我为他们的父母亲人”。不仅如此,唐太宗还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华夷分界”的民族偏见。这也是他成为“天可汗”的原因。
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教师指导:根据以下材料思考唐朝的社会风气有何特点?
答案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