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游记单元,学生已接触了几篇经典的游记,已经掌握了游记的知识,以及游记的阅读方法,已把握游记三要素:“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且已经具有一定赏析句子的能力,本节课是基于以上情况的授课。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通过勾画关键词,梳理“一滴水”的游踪路线图,了解丽江风貌。

2.聚焦富有美感的写景句,感受丽江的美景,体会作者写景中饱含的情感。

3.仿照本文独特的写作视角,学写游记。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移(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聚焦富有美感的写景句,感受丽江的美景,体会作者写景中饱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观·情景导入

在这个单元,我们参观了雄伟壮观的壶口瀑布,攀登了巍峨耸立的勃朗峰。今天让我们跟随一滴水,去逛逛有着远山巍峨、绿水缭绕、宁静别致的古城丽江。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通过美图导入来开启学生畅游丽江之旅。激发学生对丽江的憧憬之情,产生学习动力,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铺垫。

二、寻·水之游踪

任务一:

课文最后一句话“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请问这滴水“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勾画文中表明地点的词语,之后小组合作绘制一张简易的游踪路线图。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简易的游踪路线图来了解作者的行踪,这也是写游记时具备的要素:所至和所见。结合“阅读提示”,借助教材助学系统,通过梳理“一滴水”的游踪,让学生明白选择水的好处是可以穿越时空,延伸丽江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明确“玉龙雪山”是丽江的地理标志。

(三)赏·水之所见

任务二:

细读课文,思考:一滴水经过丽江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请以“一滴水经过丽江,它说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交流。

示例1:一滴水经过丽江,它说:我从玉龙雪山山顶上下来变成了坚硬的冰,缓缓向下流动,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

示例2:一滴水经过丽江,它说: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

任务三:

再次默读课文,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写景句,聚焦“水”之所见,走近丽江。先个人自主阅读鉴赏,再班级分享交流。

预设:

示例: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鉴赏示例:“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用排比句式写一滴水所经之处的繁华景象,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充满人文风情。

鉴赏示例:“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云南各民族都有使用银饰的习惯,把薄云掠过月亮比作银匠擦拭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画面感强,富有地方特色,极具民族风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鉴赏示例:“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使得语言赏析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感悟水对于丽江的热爱,丽江本身就以水见长,通过聚焦“水”所见,既写出了丽江的风景,也成为了人与丽江一切和谐相处的象征。

(四)悟·水之情思

任务四:

1.请找出文中对水滴的描写,说说这滴水的形象。以这样的句式去表达:

在我眼中这滴水(?????)。???????

2、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对此,你如何理解?

3、小结

作者欣赏了美景如画的丽江,见证了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十分的满足、幸福、眷恋。

文章在叙述和描写中,借“一滴水”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感情,有久久的渴望,更有由衷的赞美——赞美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赞美丽江古城与自然的美妙融合,更赞美丽江的醇美、和谐、沉静。

【设计意图】好的游记必定是有灵魂的,那就是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我眼中的这滴水,引导学生感悟丽江的历史风情,从中体会丽江的人文内涵。

(五)仿·水之视角

任务五:

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丽江呢?

(1)“一滴水”充分考虑了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

(2)既贯通古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

(3)第一人称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2、仿照本文,选取一种“视角”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或者我们的校园,内容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