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动态稀释嗅辨法(征求意
见稿)》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2019年8月,根据《关于征集生态环境监测类标准制修订建议的通知》(环办法规函〔2019〕589号),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交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建议表》,建议制订《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嗅觉仪法》。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印发《关于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等35项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的通知》(监测函〔2020〕73号),由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标准《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嗅觉仪法》(项目编号为2020-L-63)的制订任务,协作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1.2工作过程
1.2.1成立标准编制组
项目任务下达后,承担单位立即成立《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嗅觉仪法》标准编制组,由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并根据工作需要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标准编制组成员为多年从事恶臭嗅觉测试的技术人员,具有从事恶臭监测分析的相关工作经验及完成该项目的能力。
1.2.2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规则》(国环规法规〔2020〕4号)的相关规定,标准编制组检索、查询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对现有方法和监测工作需求开展调查研究,确立了标准制订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制定了工作方案,同时参考欧盟标准方法BSEN13725-2022:Stationarysourceemissions-Determinationofodourconcentrationbydynamicolfactometryandodouremissionrate(以下简称“欧标”),并结合我国仪器水平和分析研究试验条件,初步编写了标准草案。
1.2.3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组织方法验证
标准编制组根据已有实验条件,按照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案开展方法研究实验,确定了标准草案的各项技术内容。
2020年5月~12月,标准编制组按照计划任务书的要求,结合《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168-2020)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规则》(国环规法规〔2020〕4号)的规定,联系并组织国内6家具备资质且开展过动态稀释嗅辨装置测试方法的实验室进行方法验证实验。
2
1.2.4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初稿
标准编制组在实验研究并汇总方法验证数据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完善标准草案,编写并形成了《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嗅觉仪法》(征求意见稿)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
1.2.5召开标准技术研讨会
2022年3月29日,标准编制组邀请行业内专家召开了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听取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内容介绍,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如下:
(1)本标准术语和相关内容应与《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表述方法保持一致;
(2)完善仪器性能的表述;
(3)进一步明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中对一氧化碳校准的要求,规范操作步骤;(4)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按照HJ168-2020和HJ565-2010进行规范性编辑。
1.2.6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根据专家的意见,标准编制组修改完善了征求意见稿标准文本和修改编制说明(含方法验证报告),于2022年4月提交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1.2.7召开第一次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
2023年4月18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组织专家召开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专家组听取了标准主编单位所作的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内容介绍,经质询、讨论,形成以下审查意见:
一、标准主编单位提供的材料齐全、内容较完整。
二、标准主编单位对国内外方法标准及文献进行了充分调研。
三、标准定位准确,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方法验证内容完善。
专家组不通过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技术审查。建议按照以下意见修改完善:
1、建议标准名称修改为《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动态稀释嗅辨法》,同步修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中相关内容;
2、标准文本中进一步完善术语和定义;
3、进一步完善仪器和设备章节相关内容,明确动态稀释和嗅辨装置的组成、流量计种类选择及流量精度要求和控制要求,编制说明中补充完善相关内容的确定依据;
4、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168-2020)和《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出版技术指南》(HJ565-2010)对标准文本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地的设置(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地的设置(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龙口粉丝》征求意见稿.docx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跌落试验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跌落试验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废盐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农药行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的节能率 第2部分:多能源互补驱动系统》(征求意见稿).docx
- 《感官分析方法 定量描述感官评价小组表现评估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太阳能热利用》征求意见稿.docx
-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节水型企业 木材加工及其制品行业》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x
- 《取水定额 第65部分:饮料》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x
- 《取水定额 第66部分:石材》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x
- 《取水定额 第66部分:石材》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pdf
- 《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docx
- 《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pdf
- 《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命名规则 第1部分:分析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命名规则 第1部分:分析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