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微专题08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学生版.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微专题08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学生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专题8判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

【金典例题】

(2022.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斗和U型谷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因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故常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用U型谷特征判断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下图为根据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而编制的模式化图(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③和⑤的原始位置。

(1)判断各期次冰斗的先后顺序,并简述U型谷发育过程。

结合冰斗和U型谷特征,阐释该山区的气候变化。

【思维导图】

一、根据地层判断地壳变动过程

1.地层性质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颗粒粗细、成分、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2.地层厚度

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时间长或者是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时间短,或沉积物来源较少。

3.地层相互关系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中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

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

褶皱所致(如图)。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因为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的来源(如图)。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图)。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

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

二、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判断

(一)沉积岩先后顺序的判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在同一幅图中,同一图例属于同一沉积岩,无论是否断裂错位或者弯曲,其形成年代相同;

2.沉积岩一般情况下是越在下层的形成越早;

3.背斜和向斜发生弯曲变形,岩层不再水平,难以判断上下层关系时,背斜往中心部分岩层形成较早,年代较老,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往中心部分岩层形成较晚,年代较新,中间新两翼老。

(二)喷出岩时代的确定也要注意三个方面:

1.出露地表的喷出岩,时代比地表的岩层要新;

2.分布在岩层中的岩浆岩不一定是侵入岩,也可能是被沉积岩掩埋覆盖的喷出岩,此时喷出岩比地表岩层要老;

3.如何判断分布在岩层中的岩浆岩是侵入岩还是被覆盖的喷出岩,主要是看岩浆岩岩层的形状。喷出岩一般会有明显的火山锥,而且和覆盖岩层的接触面比较平滑,而侵入岩不会形成火山锥,和周围岩层的接触面参差不齐,并且在接触面上可能会形成变质岩。

总之,岩时代的确定主要是通过侵入和穿越现象来判断:被穿过的岩体时代较老,穿越其它岩体者时代较新。

(三)地质构造先后顺序的判读,也要注意三个方面:

1.根据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判读地质构造形成的早晚;

2.根据外力作用对其的影响来判断:越早形成的地质构造受外力的影响越大,高的地方被侵蚀,低的地方被沉积;

3.根据地质构造之间的叠加和影响来判断:晚形成的地质构造会叠加和影响早形成的地质构造。

【素养提升】

一、分析地表形态成因的基本思路

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切不可遗漏。例如: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另一方面受流水的侵蚀切割。

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式所迷惑。例如:在有关黄土高原区域的几个问题中,若问黄土高原的成因,则要从地壳抬升与黄土的风力沉积两方面来回答;若问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则只要回答风力沉积所致即可;若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成因,则要从流水侵蚀角度来回答。

第三,从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出发来思考问题。例如: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流流速、流量、含沙量、海水运动等有关,而流速、流量等河流水文特征则由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决定。

二、地貌形成过程类问题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区域,并确定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

2要遵循地质作用发生的前后顺序,因果关系,采用综合,动态的方法合理推理,再现其演变过程;

3简答题进一步要求答案精细,按发生顺序或按因果,专业术语表述。

【能力培养】

横断山区的银多丹霞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中国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景观,海拔逾4200米,有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构成,怪石如林,沟谷众多。下图为该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