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齐桓晋文之事》

【文学常识】

一、作者及其思想介绍

(一)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二)孟子思想

(1)民本思想;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孟子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仁政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①养民,一要制民之产,即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即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度,即主张薄赋轻敛。

②教民,即向人民施以教化。孟子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

(3)王道: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孟子所谓“王道”,即像商汤、周文王那样“以德行仁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补】“王道”和“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4)性善论: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他们的本性却是一致的,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二、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课堂讨论】

孟子为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他运用了哪些方法?提出了哪些主张?请根据课文梳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的过程,体会《孟子》的论辩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百姓皆以为王爱也______________2.彼恶知之_______________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_____________4.牛羊何择焉_____________

5.于我心有戚戚焉____________6.以御于家邦____________________

7.构怨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8.欲辟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9.莅中国而抚四夷________________10.放辟邪侈__________________

11.凶年免于死亡____________________12.俯不足以畜妻子______________

13.无失其时__________________14.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

15.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